广西教育出版社
2021.3
52.00元
朱千华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作家。主要作品包括《水流花开》《三沙人文地理》《南方秘境》《家山何处》《挺进大石山》等。曾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2019年度中国作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本书是一部描写岭南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人文地理作品。作者长期寓居广西,经年累月,遍访岭南乡野,从事岭南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他从地理、历史、民俗等不同角度,沿西江流域对古老的骆越稻作文化进行田野考察,寻找隐于历史与山川之间的稻作农业,揭开了被蛮烟瘴雨所遮蔽的关于稻作文化的历史细节。作品在保留真情书写的同时,更是提供了一份视角独特的当代中国南方田野考察笔记。
印度与中国,稻乡何处?

稻者,五谷之首。在广西的任何一个乡村,一捧混合了阳光和泥土气息的稻谷都会唤起我们浓烈的情感,那是农耕时代留下的最芳香、最温暖的记忆,这种情感已融入我们的身体和灵魂。稻浪千重,这是中国南方乡村中最诗意的景观。每当我们手捧一碗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时,内心总是充满感激,油然生出对于阳光、土地、山川无私馈赠的感恩。与此同时,我们的思索与追问一直没有停止,那就是由来已久的一个关于大自然的秘密:碗中的大米从何而来?
水稻和小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粮,而水稻的驯化与栽培技术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也是全世界穷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可以说,稻米就是生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稻米及稻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水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栽種十分便利,只要有水和土,就可以肆意生长,所以,世界上五分之四的稻谷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种植的。
但是关于水稻起源地在哪里,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到了19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水稻起源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
那么,中国和印度,哪里才是水稻真正的故乡呢?
说到水稻起源,不能不提到19世纪瑞士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1855年,德康多尔在著作《植物地理考》中,首次探讨了栽培作物的起源。植物起源之谜一直是个充满诱惑力的话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德康多尔又出版了《栽培植物的起源》一书,从而成为栽培作物起源研究的先驱者。
德康多尔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度。其理由是,早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统治时,这种作物在河渠纵横的中国就已经被尊为“五谷”之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