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档案馆与图书馆馆长,对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藏品及档案资料有很深的了解与研究。
[英]佐薇·西蒙斯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昆虫展品负责人。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寻宝之旅》
[英]凯特·迪思顿
[英]佐薇·西蒙斯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1
88.00元

创办于1860年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积淀,那里保存着大量重要的科学研究档案资料,现有超过700万件科学样品,包括500万个昆虫品种、50万个化石品种,以及50万个动物学品种。它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对生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两位作者精心挑选了博物馆内非常具有代表性的80多组藏品及富有特色的建筑结构,穿缀成两段令人惊叹的寻宝旅程。
皮埃尔·安德烈·拉特雷耶(1762—1833)是一位杰出的法国动物学家,法布里丘斯称其为“当时的首席昆虫学者”。拉特雷耶16岁时来到巴黎求学,在此迷上了自然史,师从勒内·茹斯特·阿羽依和让-巴蒂斯特·拉马克等重要的科学家,到处采集昆虫。尽管抱有对自然界的挚爱,后来他却开始学习成为一名牧师,并于1786年在利摩日大研讨会获得助祭身份。
1790年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在牧师中强制推行《教士公民组织法》,要求他们宣誓效忠法国,否则他们将被驱逐出境。不知为何,拉特雷耶错过了宣誓的截止日期,于1793年被宣判有罪。他先后在布里夫和波尔多度过了两年的牢狱时光,多亏了一只小小的甲虫才免于被驱逐出境。
当时,一位造访监狱的医生惊讶地发现拉特雷耶正趴在地上观察一只昆虫。拉特雷耶解释说他正在观察双色琉璃郭公虫(Necrobia ruficollis),这是一种稀有而重要的甲虫。这位医生被他的学识所折服,将这只甲虫送给了名为让·巴蒂斯特·博里·德圣樊尚的年轻博物学家。博里·德圣樊尚早已知晓拉特雷耶在昆虫学方面的著作,因而想办法将他营救出狱。在拉特雷耶于1806年撰写的书籍《甲虫概述》中,他向那些救了自己性命的人(和虫)表达了感谢:
“这是一只对我来说十分值得尊敬的昆虫,在法国那些遭受着各种灾难蹂躏的不幸日子里,我非常感激博里·德圣樊尚和道格拉斯的善意帮助,使得我能够重获自由,但首先我要感谢这只昆虫。”
这个标本就是拉特雷耶当时提到的那种昆虫。它属于郭公虫科,经常出没于动物干尸和熏干的肉中——因此它的俗名正是“火腿虫”。它也会出现在尸体上,成为法医昆虫学中的有效指示物种。
在经历过这些痛苦的折磨之后,拉特雷耶并没有放弃他对昆虫学的热爱,并在1798年前往巴黎掌管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昆虫标本。在其一生之中,拉特雷耶做出了许多科学贡献,其中包括大幅增加了已知生物属的类别,建立了生物分类学中科以下“属”的概念,这些都记录在他所著的14卷《甲壳纲与昆虫纲的普通自然史与专业自然史》之中。
拉特雷耶死后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9英尺高的方形墓碑上树立着路易-帕尔费·莫勒克斯为他雕刻的半身铜像,纪念着他的荣耀。这里展示的是原始铜像的石膏模型,镌刻着同样的铭文,意为“1794 年,郭公虫给拉特雷耶带来了安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