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贵州这本书(手稿珍藏本)叶辛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7168.00元
叶辛在一段回忆文字中曾这么说:“把贵州修文称作我的第二故乡,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是我当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我的成长离不开这片热土。……我在修文这一黔中腹地,整整生活了14年。这14年,正是我从19岁到33岁的青春岁月,也正是这一段艰苦而又难忘的日子,使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知青成长为一名作家。” 叶辛在贵州生活工作过将近20年时间,由这段时间沉淀而成的是浓浓的故乡情,因此叶辛也一直将贵州称作他的“第二故乡”。《打开贵州这本书》是叶辛创作的62篇关于他的第二故乡贵州的散文的手稿版的合集,同时也是叶辛的第二本手稿版作品。本书无论从内容上、装帧上,还是在融合出版上都做了一个探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融合了众多元素的图书,不但打开了叶辛的贵州情,也打开了宣传推介贵州的一扇窗。
打开了一段回忆。贵州是叶辛的第二故乡,而 “故乡” 这个词,就意味着回忆,意味着一种思念和纪念。本书收录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叶辛的回忆性的文章,如回忆知青时代在贵州修文的岁月,在重安江的岁月,在黔北的岁月。也有近年来重回贵州,重走当年生活工作地的记录性文章。这些文章使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回到了那个 “上山下乡” 的年代,感悟到了那个时代的 “热血青年” 如何战天斗地,了解到了作者是如何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坚持写作,他的作品为何会扣紧那个时代的脉搏、赢得那么多人的赞誉。人因为有回忆和纪念,才显得有温度,书也是如此。这些回忆,不单是作者个人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回忆、一个时代的回忆,这些回忆文章是我们走进作家、走进那个时代的最好的方式。
打开了一扇窗口。本书不折不扣地是一个对外展示宣传贵州的窗口。叶辛作为 “贵州旅游文化形象大使”,近年来对贵州旅游文化的介绍宣传是不遗余力的。安顺、贵安、紫云、荔波、赤水河、梵净山、黄果树、百里杜鹃等贵州风景名胜在作者的笔下美丽又多彩,茅台、茶叶、羊肉粉、火腿、年粑等贵州特产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正名。文人笔下的景点与特产描写与一般性的推介不同,它们总是在故事中呈现,在生活里展开,让这些旅游文化元素显得那么亲切,那么接地气,那么有人情味。同时本书还特别配套制作了14个短视频,读者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可以观看各个地区的介绍,更加立体化地认识贵州。“打开贵州这本书” 取意“打开贵州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 “窗口”,可以掠影般地感受到贵州的魅力。
打开了一种情结。从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那种 “贵州情结”“故乡情结”。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是他的经历造就的,是他的生活背景造就的。叶辛之所以能成为 “知青作家”,和知情岁月,和贵州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故乡来说,哪一个在外的游子不希望故乡更好、更美丽、更富裕。文中通过贵州与澳洲比较、与上海比较,通过为贵州旅游产业想点子、谋规划,目的无非是为了贵州加快发展,改变旧有贫穷落后的面貌。10多年的知青生活给作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落后,吃不饱,穿不暖,改变贵州这种状况是从那个背景走出来的知青最想做的事,也是他们回报故乡和乡亲最应该做的事。阅读作者关于贵州的这些散文,处处感受到的就是这种贵州情结。
打开了一份纪念。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使其成为一份难得的纪念品。手稿的温度使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在用心、用情创作,跳动在白纸上的钢笔字,仿佛一个个精灵直入人的灵魂深处。版画家王建山的五枚藏书票更给本书增色添彩。以 “黄果树的彩虹”“贵州的茶”“梵净山组诗”“世界的茅台镇”“紫云是美丽的” 五个主题创作的藏书票,不但在装帧上丰富了表现形式,还增加了本书的收藏价值。短视频的融入更是让纸质图书的内容活了起来,构成了一个立体空间,增加了图书的可视性、趣味性。《打开贵州这本书》是一本图书,更是一份有价值的纪念品。因此可以说,本书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而是一个窗口,一份纪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