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专题报道

时间:2023/11/9 作者: 全国新书目 热度: 19441
专题报道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共中央/人民出版社/9787010165370/2016-07/3.00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没有人负责的问题而制定的面向全体党员、追责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选人用人失察、任用干部连续出现问题,巡视整改不落实等问题的条例,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本条例自2016年7月8日起施行。

从严治党的利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学习问答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9787503559006/2016-07/30.00

  本书采用问答的方式,对问责条例中规定的由谁来问责、对谁问责、什么情形要问责、如何问责等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解答,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党中央意图,系统学习问责条例的具体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该书是一本学习领会问责条例的必备参考读物。

正圆中国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度解析



  冯国权 刘军民/东方出版社/9787506090612/2016-07/68.00

  本书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精神,从基本内涵、核心价值、经济新常态、政治责任等方面对中国梦进行系统阐释。内容既反映了高屋建瓴的新思维,又蕴含着尊重历史的厚重经验;既提炼出了相关权威观点,又体现了问题导向的务实精神,有助于广大读者领会贯彻中央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领会中央精神重要参考读物。

共建共想 同心同得——“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优秀建言选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人民出版社/9787010163857/2016-07/75.00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勾画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为了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决策,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汇聚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主题为“共建共想 同心同得”的问计求策活动,重点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展开。书稿精选了其中优秀部分编辑成书,以使这些建议能为社会共享,让更多群众学习普及。

  《共建共想 同心同得——“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优秀建言选编》书摘

  对“十三五”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

  政府研究机构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统计报告显示,政府研究机构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自2005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16.8%,2013年达到1781亿元,政府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让增长迅速,作为卖方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自2005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18.6%。

  中央部委所属科研院所作为政府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其产生和发展与所处行业的自主创新需求紧密相关。“十三五”期间,在创新引领发展的大环境下,部属科研院所将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部属科研院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建成了能够完整覆盖其所在行业和服务对象需求的技术体系和研发团队,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可行性。二是快速的信息交流体系。我国诸多行业协会、学会、标准化委员会挂靠在部属科研院所,使其具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有的放矢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三是强大的知识更新体系。部属科研院所人员大多都受过特定专业的教育,具有该行业较高的知识水准,更为难得的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科研人员形成了稳定且高质量的“朋友圈”,加速了知识的有效传播。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十三五”期间,部属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联合创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下,行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将集中显露。部属科研院所承担着公益性技术研究的责任,应当主动作为,从问题出发,充分发挥行业引领的优势,与高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通过合理分工,链条化创新,找准症结所在,集中力量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痛点,从而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第二,提供研究工具,打造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创业创新平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研创新模式正在向着数据密集型科研创新模式进行转变。部属科研院所往往承担着行业调查统计与运行监测研究任务,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同时得益于科研条件建设经费的增长,逐步建成了性能优越的科研工具平台。部属科研院所可以探索成立创新发展孵化器,积极鼓励所属研究人员乃至行业从业人员利用资源和工具开展创业创新,该举措既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又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避免具有宝贵行业经验的科研人员流失。

  第三,引入社会资本,改革创新成果所有制。技术创新是一件风险系数很高的工作,虽然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在现有的科研产出评价体系下,失败的科研创新工作通常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后果,以至于研究人员有很多闪亮的想法却不敢付诸实施。创业板市场改革和新三板的创立,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的之间的联系,部属科研院所由于具备优质的行业研究资源,在资本市场很受追捧。通过开展创新成果所有制的改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可以成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良好局面。

  

图解中国共产党最新党内法规



  本书编写组/人民出版社/9787010165936/2016-08/36.00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继2015年10月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党中央为全面从严治党发布的又一重要党内法规,三部党内法规相互配合,共同奠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制度规范。近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意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依法执政·国家治理现代化丛



  江必新 程琥/中国法制出版社/9787509374344/2016-08/89.00

  政党执政是现代国家的普遍现象。故没有政党执政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而依法执政既是政党执政现代化的基础和特征,也是政党执政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执政”概念,经过多年探索,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依法执政”概念作出全面、精到的阐释。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真正践行依法执政这一原则,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意义十分重大。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依法执政·国家治理现代化丛书》书摘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则从政党与政治稳定的角度阐述了政党功能,他认为:“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也就没有产生持久变革和化解变革所带来的冲击的制度化手段,其在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的能力也就受到极大的限制”。“政党诚然会带来腐化的动机,但形成强有力的政党却能够以一个制度化的公共利益来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政党看上去确实像宗派,似乎是在加剧冲突和分裂,然而一旦羽毛丰满,政党就会成为维系各种社会力量的纽带,并成为超越狭隘地方观念的效忠和认同的基础。同样,通过使领导权更替和吸收新集团进入政治体系的程序规范化,政党就为稳定和有秩序的变革打下基础,使动荡无由产生。”

  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运动式治理、运动式执法始终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而推动这一风景连绵不绝的动力,莫过于国家和社会对于运动式治理的极大青睐。虽然纵有千百理由可以支撑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但是不可否认运动式治理与法治精神完全相悖,会直接冲击正常的法治秩序。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伟大进程中,必须对我国运动式治理、运动式执法的国家治理逻辑进行深刻反思,通过及时引入司法审查机制,把运动式治理、运动式执法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树立和培养法治信仰,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只有这个“关键少数”带头引领和崇尚法治信仰之风,才能在全社会坚定法治信仰。党员干部要从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执政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的认识,怀有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坚定法治信仰,推进依法治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以自身的模范行动维护党的形象和法律的尊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自觉性坚定性,牢牢把握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带头抓好宪法实施,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深化改革,坚决摒弃口头上讲“法治”,实际上讲“人治”的错误做法,坚决遏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现象。同时,要坚持把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坚守法治的思想基础,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培育法治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