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激活历史的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全国新书目 热度: 17565
文/ 陈崇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钱江主编的《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一卷)》,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于2012年10月同读者见面了。我认为他做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为什么?因为传媒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如同红心蜡烛,点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历来有许多人通过传媒的报道得到人民的推崇和社会的认同,名扬天下,成为社会名流,名利双收。但报道他们的人却默默无闻,很少宣扬自己。近年来有些新闻传媒人的思想有所解放,开始出版新闻作品集,有的还出版了回忆录。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名利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标签,刚一冒头,就要“斗私批修”,因此,新闻传媒人中除了少数“新闻官”,极少有名家。

  钱江有心挖掘记录人民日报的真实历史,提出关于组编人民日报人口述历史的计划,得到社领导的支持,并拨出专项经费。

  钱江的这个动议,激活了人民日报创业者们的历史记忆:原来60多年过去了,还有人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惦记着他们对中央党报的历史贡献。于是他们纷纷行动起来,翻箱倒柜找出年轻时的照片和资料,从尘封60多年的记忆里搜寻最激动人心的片断,热情向来访的年轻人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书中有许多细节分外动人,比如副总编辑安岗在当年的情书中写道:“我爱你,更爱新闻事业。” 既真实又浪漫。千万新闻传播人正因热恋着新闻事业,才造就了中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一卷)》是一本人民日报的断代史,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前进入报社工作的60位创业者的口述史(其中6位是女性)。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78岁,平均年龄为85岁。他们中有总编辑、部主任、编辑、记者、校对、译电、报务等新闻专业人员,有排字、印刷、发行人员,还有负责生活保障的后勤人员,多角度地反映了当年人民日报艰苦创业的全貌。

  这60位 耄耋老人以平实的口吻、生动的语言,口述他们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民日报人,是如何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和责任,不顾个人安危,战胜千难万险,确保党报的出版和发行,把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全国人民的心里,使《人民日报》成为我党最后夺取政权的强大舆论力量。

  这本《战火染红青春岁月——人民日报口述历史(第一卷)》,不仅丰富了人民日报史,也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史料。现在刚刚出版的是第一卷,我希望人民日报社能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长期性的工作,把一代一代人民日报人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统统记录下来,一卷一卷地出版,以弘扬中央党报的传统和精神,作为培养教育后辈新闻传媒人的生动教材。

  

  出版者前缀更换月报表(2012年12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