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世纪中国通俗歌曲百首歌词赏析》序

时间:2007/8/4 作者: 尘埃 热度: 84856

  Popular Music,在20世纪中国的80年代,被称为“通俗歌曲”,由此,可以说,中国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应称作“通俗歌曲年代”。
  
  早在80年代初,日本的一个女学者曾经向中国进言:千万不要在现代化过程中丢失精神,要吸取日本的教训。而在国内,北京社科院郑也夫说:知识界可以有人走向市场,但市场救不了中国文化。沙叶新也警告说:我们绝不能走西方经济繁荣了而文学衰退的老路。著名的美学家钱钟书说:要求人类的文化精粹,去符合某种市场价值价格的规则,那只会使科学和文化都“市侩化”,丧失真正进步的可能和希望。是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成批的伟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这个民族就不会有远大的前途,就不会创造让其他民族和自己后代为之景仰的历史,即使它某个时代暴发了,它都有衰落的危险。然而我们十分有幸,我们进入了通俗歌曲的时代,才让我们的文化有了自己发展之路。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种艺术能像音乐这样具有心灵的撞击力了,卢梭他将音乐称之为“感情之流”,当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音乐普及作为整个国家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甚而有的美学家及教育家,把音乐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通俗歌曲,则是社会文化、社会心态的晴雨表或窗口。
  
  通俗歌曲,是大众文化的产物,是由现代城市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产生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俗歌曲发展的基础,青年亚文化相对独立发展,是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平民性、娱乐性、时尚性、个私性是审美特征。青年视通俗歌曲为第一艺术,人民大众的喜爱是其审美评价的第一标准。
  
  中国的通俗歌曲源远流长,自被鲁迅称为“杭育,杭育”始,经“郑卫之音”,经唐宋民间音乐,经明代以后的城市民歌,到19世纪的“学堂歌曲”,到20初,才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通俗歌曲。1927年,黎锦晖创作了《毛毛雨》,标志着现代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里程碑,继而黎锦光的《采槟榔》、陈歌辛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贺绿汀的《春天里》、聂耳的《梅娘曲》等,形成了通俗歌曲的新生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救亡歌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建国以后,尤其在特殊的年代里,由革命歌曲(应说是“国家文化通俗歌曲”)成为那个时代的特色。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80年代初期,确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于是从《妹妹找哥泪花流》到《军港之夜》,从邓丽君、齐秦到李谷一,通俗歌曲进入再生模仿时期;80年代中期到末期,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步伐加快,于是从《让世界充满爱》到《绿叶对根的情意》,从《爱的奉献》到《跟着感觉走》,随着时代的脉搏,通俗歌曲进入独立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上半叶,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的发表,中国生发着新一轮经济大发展,改革大深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制度也初步确立,于是就从《渴望》到《亚洲雄峰》,从《小芳》到《同桌的你》,通俗歌曲进入深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到世纪末,中国进入了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时代,各方面——尤其是城市化的建设飞速发展,于是又出现了从《红旗飘飘》到《相约九八》,从《白桦林》到《天堂》,通俗歌曲进入开放时期。我们说歌曲是时代的音符,歌词是时代的格言,因为它是时代的产物,它提升着人们时代的精神风貌。
  
  通俗歌曲,给时代注入新的信息,什么电子琴、电子音响合成器、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什么电声乐器与其他乐器、乐队的组合,什么原声乐器的独立使用等等;通俗歌曲,也提升着人们审美品位,如人声音响上的邓丽君的温暖清丽,杨钰莹的甜美,王菲的晶莹透明,李琼的超然,李娜的嘹亮,毛阿敏的圆润,田震的力量,那英的柔美,刀郎的沧桑,朴树的自然,李谷一“气声”,刘欢的“破音”,等等。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们对社会的接触面和对社会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比如爱情题材的世俗化、多样化、细腻化、时尚化,亲情友情乡情题材的眷念亲情、追忆友情、感怀乡情,励志题材的反映社会心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感悟人生等等,都给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理想和情操。
  
  通俗歌曲,产生着歌星,造就着歌迷,对青年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它让人们愉悦身心,感受生活的乐趣,产生向上的精神追求;它使人们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提高创新意识;它能点燃青春,树立美好理想,敞开心灵窗户,独立思索,渴望未来,亲手实践;它教会人们沟通人际,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理解他人,完善自我;它鼓励人们体验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熏陶性情:爱人,爱社会,爱家乡,爱祖国。
  
  通俗歌曲因为是大众的歌,是大众的词,因此它的教育、熏陶功能有着最普遍的意义。我们说,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优美隽永的诗、一段受用终身的格言,比如“跟着感觉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世界充满爱”,“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等等,就能让人认识一个世界。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好的乐曲,好的歌词,爆发出的智慧火花,往往是创新意识的开始,创新兴趣的萌生,美感、灵感的迸发,且更新颖、更深刻、更丰富、更广阔,时代要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高品位的人比人的自身更有价值。
  
  马克思对当年德国粗俗文学有这样的评价,他说:它的本质上是尚未到达人性高度的变态的反抗方式。他说的意思是,“粗俗”“浅薄”的时尚化,虽然为一种宣泄生命力的娱乐活动具有一定的、同时也是缓解精神压力的合理性,但由于它自身的非文化甚至反文化的基本内涵,所以它绝不可能成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审美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选取100首歌曲时,最重要的着眼点是放在歌词的品位上,虽然我们十分注意歌曲在当时条件下的代表性,但我们不把它作为我们选取的重要标准。而我们在鉴赏时仍坚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坚持积极、进步、健康、高尚、有益的原则,让人们在鉴赏中,在“知、情、意”上都能有所提升。
  
  我们在鉴赏写作上,仍然采取一贯的态度,如同民族歌曲鉴赏一样:
  
  1、诗歌鉴赏,曲的创作特色,歌唱的艺术处理,三者融为一体,开创歌词鉴赏的新路。
  
  2、探索歌词作品的创作艺术成就,在创作技巧和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和意境把握上给予一定的定位,为通俗歌曲歌词的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方便,以提高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满足广大歌曲爱好者的需要,为其尽可能提供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民族特征、作者的创作个性、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诗词音韵的特点、音乐的高潮和特殊的节奏等方面的信息,为通俗歌曲的提高踏一条新路。
  
  4、希望我们的通俗歌曲歌词的赏析,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做一点有益的工作,以期让每一通俗歌曲流过历史的长河,用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健康向上的情感,催生着每一个人艺术生命的细胞,使我们的民族永葆艺术的青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