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惠州市全民素质研究会编辑的《许炳耀书法作品汇集》已具雏形,翻读这部书,我心里充满了感动。我以为,与其说这部书是书法作品的汇集,不如说是作者修身、立志、育人经验的集大成,对晚辈习字和人生教育均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是我粗读本书感动的因由。
修身乃处世之本
《大学》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许炳耀先生虽只在读过初中,但从他的书籍里,我读出了他的国学素养和为人处世的精神。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到处蕴含着他对修身立世的诠释与理解。
“为人不比官高,为人不比财厚;可比君子让人,可比仁者长寿。”在这寥寥四句里,许炳耀老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就鲜明地凸立起来:平朴而深刻,高贵而纯洁。从书中我们知道,作者是国民党时期的公职人员,而其老伴则为老革命,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他们非但把持着“宁为清贫,不为浊富”的处世原则,还从自己的腰包掏出工资,在昔日的抗日根据地——他老伴曾经战斗过的乡村建起了一座石桥,题名:“先锋桥”。这座桥方便了乡间的交通,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修桥的近万元工程款,是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活费用中挤出来的,真可谓名符其实的“先锋桥”。
作者的老伴朱恩梅老人,早在1938年参加抗日先锋队,1939年参加共产党,成为“东江抗日姐妹”成员。就是这样一对伉俪,却在奋斗的一生中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了“惜时如金,保持晚节”。他们情系故乡,情系百姓,“但求众生皆得饱,不辞羸弱卧残阳”的那种兼容天下的品质,使他们终身为民的承诺得到一次又一次兑现,终身为民的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在本书的作者介绍中,我们知道许炳耀老人是长期从事财务工作的,他却在这种高益又高危的行业里,坚守了自己的正直与高洁。他们从“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到“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开,”体现了老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始终不渝的高洁品德。
立志乃事业之本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曾寓寄惠州的苏大才子的人生体悟,许炳耀先生也感同身受。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我看到更多的是老人以书法为载体,宣扬的却是人生立志建业的思想。
“只要心有目标就永远不要放弃,只要你勇敢地开始,就永不为晚”。许老先生在88岁高寿的时候,还写下了这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处世立志格言。在格言的背后,是人格的魅力,是精神的力量。立志,是要有气节的,要有“十年磨一剑”那样的精神,从不言弃,他告诉年青人既然认准了人生目标,就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逢山越山,遇水涉水,决不灰心,决不后退,如果朝三暮四,浅尝辄止,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深”。在此,许老先生给年青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课题:何以为志真?他在一副诗联里这样写道:“粉笔生涯十九秋,财务工作三十春;平生守法勤劳干,赢得康乐度晚年”。诗旁一对楹联:“教育英才建社稷,创造财富为人民”。许老先生在后面的楹联中,点出了人生奋斗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因为有了“建社稷”和“为人民”这样一个朴实而又豪迈的情怀,所以就能够将理想进行到底。王阳明先生说:“故立志者,事当心之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立志必从心起,心正而志立也。许老先生的“建社稷”、“为人民”的情怀,自然就能把生命之帆张扬得无比雄劲与绚丽。常言“自信是人的半个生命,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是啊,一个为国家为人民的人,他的自信程度不可谓不高,心力愿力不可谓不大。而立志与现实又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不是空中的楼阁,不是天边的仙鹤,他写道:“理想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扎根于现实,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平平凡凡。”这些充满哲智的警句,又何尝不是对青年人立志教育的最好教材。
育人乃兴邦之本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育人是何等的重要。
许炳耀先生把育人当做了人生之要,他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艰辛,在这部集子里,他想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理想追求和处世经验传授给后人。他要求孩子们做人要厚道善良,以“善良是做人最高贵的品质”为标准,要求自己的儿孙们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他告诫孩子们人生有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些经典对我们目前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家庭是社会机体中的最小细胞,家庭和谐,社区、社会就自然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从家庭抓起。在学问、做人、处世上,他教导后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尤其在两人世界里,大倡相爱相携,相敬相爱,为后生们做出了表率。“庆老伴九旬开一康乐长寿看世界,祝我俩白发齐眉心情舒畅度晚年”。许老先生夫妇年高九十,还如此恩爱有加,的确为我们现代家庭开创了一代良好的家风。
我对许老先生的后代发展情况没能悉知,却也略知一二。他们或从事财务、或从事政务,或从事技术,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均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们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尤其是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一是一,二是二,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光明与磊落。这些品质的养成,完全可以在许炳耀老人那里找到根源与烙印。许老告诫后人要“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便是许老先生教育子女的真经。在许老先生的第二代后人中,或研究生、或本科生,有的留学国外,均学有所成,都在成就着一番事业,这与祖上积德和上辈人的教育无不相关。佛语说“种前因,得后果”,这些在许家的几代人身上都显现出来。由此,我们说,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首先得让我们众多的家庭像许老先生的家庭一样,和睦、健康、向上,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许炳耀先生,已入耄耋之年,博大精深,以我的年少无知,难以品鉴他的思想光芒和品德风范。但出于我对老人的敬重和对许定珍大姐的盛请感激,我只有用心地写下这些文字。不当之处,该当鞭笞。
是为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