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朴素的农事》
杨天冰先生来电话要我为他的散文集写序,我感到非常茫然,但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了。尽管对他的人还不甚了解,(因为从没谋过面)然而,翻开他的作品集,我被文字中那纯朴的乡情,乡事,乡音所折服。在这部作品集里收入的是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全国或省市刊物上的优秀作品。结集这些作品对天冰来说,不仅是种总结,更是一种对自己行文和生命的突破。作为青年人,就是要超越现在,冲出更高更远的空间,让自己的思想和视野,有更加广宽的受益。
天冰的作品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情结,那就是迷恋故土之情怀,这种情怀是对故人,对家乡父老乡亲们"的爱",它深如厚土黄天一样沉甸甸的,使我们在阅读与感悟中,体会一位书生情怀的赤子之心。时空进入公元21世纪,文学,早已失去了三,四十年代的光环和魅力。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一门心思扑在了金钱上。当天冰同志决定要出版自己的散文集时,一定想了很多,但最后还是自己的钟情和挚爱占了上风。希望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应得到"苍天不负有心人"的回报,使其取得更多的丰硕。
文学作为心灵的窗口,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波澜。那种亦美亦幻亦真的幼稚,又使作品的亲和力,能更好地浸透到读者的心扉,化为一股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滋润那些渴望滋润和沟通的心田。
文学的核心即源于爱。
爱是文学成熟的标志。
只有成功地运用了爱,文学才会有生命力。
尽管如今的文学作品千姿百态,溢彩纷呈,但天冰的这部作品,却有着与其他不同的风格。不像有些作家,为了寻"找买"点,去"写下半身"或煽情的文字,以达"到畅销"一时的风光。天冰这部《朴素的农事》是以一个故乡人的情怀,从不同层次地去讴歌自己的家乡。这份博大的情感与爱,也只有像天冰这种耐得住"寂寞"的文化苦旅者,才能有此骄人的成绩。
文学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收获,它是作家长期积累,思索和浏览山水行踪的结晶。没有勤奋的努力追求,是很难达到此种境地的。天冰的成功,就在于他秉承了勤奋天才的公式定律。
21世纪已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眼界和心怀。时间的罗盘,也在岁月的旋转中,敲击历史前进的步伐。文明史的古国,也带着野文明的历史,正一步步地向着更加成熟和辉煌的明天迈步。告别的只是昨天,留下的则是蕴藏在心灵深处,最具诱惑力的古刹木鱼。悠悠飘来又悠悠荡去,在西部的山岩上,泥土中,震撼着每一个生活在那里的“臣民”。
今天,是个世纪之交,一切事物都比“较繁华”的时期,包括人心的浮躁和沉寂。天冰同志生活在这个时期,同样也不例外地有这种心态。但他的这种心态,一方面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方面将骚动的欲望投向文学。希望文学这个大区域,能给自己不甘沉寂的心灵,带来黎明的曙光。
天冰是个善写农村题材的能手。他的语言精到凝练,用词用意也颇有自己的写作风。
但天冰的这种写法,在当今文学"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又显得有些"呆滞",没有突出"千姿百态"的欲望。这也许和他踏踏实实地做人是分不开的。正是这种做人的"规矩",才使天冰的写作稳步前进,一直坚持写下去,且越写越好!
在这个中西文坛横纵的时候,天冰没有随波逐流。却以自己一贯的人品和风格,稳扎稳打地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开拓着自己写作的新领域,新天地。
天冰的写作在当今社会里,应该说是较为背时的,但对他又无疑是令自己欣慰的必然。因为,他熟悉那里的山,熟悉那里的水,更熟悉那里的人和事。所以,他写的比较自由,比较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一挥而蹴。
想象是天马行空的产物,文学是需要这种想象力的。作为一个写作者,天冰同志是有这种天赋的。通过《朴素的农事》这部作品集,我们便可以看出,天冰的这种潜能,是得以发挥并行云流水般自由泼墨的。于是,在洁白的"地"纸上,他的耕耘处处散发着奇花异葩之神韵和芬香四溢的。这种芬香是不分季节,不分时空和原野的。只要有岁月,有行人,有星辰,他的这种通过文字,传达美的使者,就会在我们或睡眠,或品茗时,弥漫给我们的心智。
天冰是成功的,他的乡土写作,更奠定了他天才写作的地位。
远方,是遥远的梦的地方。
远方,是很近的梦开始的地方。
所以,远方并不遥远,但近处也并不很近。
因为,每一步,每一段里程,都需要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奋的双手,去接迎明天,接迎我们生命中希望迎接的巅峰!
是为序。
于北京亚运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