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时事速递 >>
极端降水、高温热浪……自然灾害背后,人类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在洪涝等灾害中保护人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就是站在源头观察人类活动的人。他一路钻研,从“萍水相逢”(把人类用水活动过程引入陆面水文模拟中,初步解决了陆面模拟中人类用水过程参数化问题)到“知水善用”(推进对地遥测技术与陆面过程研究的融合,探讨了各类遥感产品提高陆面水文参数的模拟和预报精度的可能性),20多年来,他打开了水与人类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盲盒”。
人物素描1 热爱始于实践
有一次,汤秋鸿与导师前往塔里木河考察,发现塔里木河有严重的径流散耗现象,越到下游,河水越少,直至下游断流。仔细研究后,他们找到了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真凶”——上游农田灌溉过度扩建导致的过度引水。这项研究也为汤秋鸿日后将人类活动引入水文模拟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汤秋鸿表示,起初自己也会被编程等技术分析上的工作难住,但随着难题的攻克,他慢慢产生了更多兴趣,并开始享受科研的过程。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陆地水循环及水资源演变,汤秋鸿开始将人类用水活动引入陆面水文模型,并将该成果发展成全球尺度分布式生物圈水文模型DBH。这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提供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汤秋鸿团队还研发了全国范围高精细(空间分辨率500米、时间分辨率30分钟)洪水风险实时监测预报平台,现应用于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汤秋鸿主持编制了《中国气候变化下的环境风险地图集》,该书入选施普林格·自然首颁的“中国新发展奖”。
人物素描2 回国是初心也是诺言
在外留学期间,汤秋鸿对知识更渴望,日本有高性能计算集群,而很多水文模拟的核心技术源自美国,为了学习前沿的科学技术,2006年汤秋鸿在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探索了基于遥感信息的水情监测,及季节预报技术,该技术应用于美国西部的旱情和水资源监测预报。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应用,汤秋鸿却没有太大的成就感,“如果这些科技成果,能服务自己的国家,我觉得更有价值、更有成就感”。在外深造的这些年,汤秋鸿时常思考回国事宜,“我出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学習先进的科学技术,学成之后肯定是要回来服务祖国的”。2010年,他回国加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希望将所学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上述内容,以“迎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时代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科学需求,水利工程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河流湖泊干涸等生态环境问题。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汤秋鸿秉承这种精神迎接挑战,攻克一个个难题,打开了一个个水与人类之间的“盲盒”,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适用话题】学成归国 迎难而上 科研精神中国力量F15AF61B-794A-4CA6-B1FB-6A1941AEB409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10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