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脉畅达,让论述显出“筋骨”,在绵密、连贯中锁牢一类档(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5期)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8651
  李凤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借用屈原的一句话,这叫“民生各有所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对单则材料,分析材料时,首先应注意抓住关键句,这道题中的关键句应是:“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民生各有所乐”。其次应理清关键句之间的关系,即如这里,第一个关键句可以理解为一种宏大的目标,第二个关键句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目标,第三个关键句则为奥义点拨。特别是第三个关键句应对其进行深度解读,立意的新颖、深刻就在这里。比如可以对“各有所乐”进行发散,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着自己的调节方式,有着自己的“舒适区”。还可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目标,人生道路上各有各的角色,无须和他人比较。

  具体而言,立意角度如下: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无须与他人比较;人生多彩;角色定位,目标明确;恬淡自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恬淡自守,行远弗届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高二(8)班 蔡佳妤

  人民日报社出版过一本诗集,名为《大山里的小诗人》,内里有一首小诗如此写道:“人生就像小溪/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我们都会在春天相遇/就像树会长大/草要发芽。”诗歌意味隽永,满溢着乐观、昂扬之气。人与人确实是不同的,就如一条条小溪,但正如屈原所言“民生各有所乐”。(以“不同”承接上文偏离了题旨,也不能引出下文的“民生各有所乐”,影响了破题的速度。)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在努力前进的过程中有安逸之处,一如北宋名臣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种恬淡自守的心态,是某类成功者的制胜心态,而在我看来,这种心态是最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很自然地想起历史上一场有名的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场辩论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庄子因为看到水里的鲦鱼就判定鲦鱼很快乐,惠施反驳说,庄子不是鲦鱼,无法知道它们快不快乐,庄子针锋相对,说惠子不是自己,怎么知道自己不知道鲦鱼的快乐,惠子继续反驳说,自己当然不是庄子,自然不知道他,但庄子你不是鱼,同样无法知道鱼的快乐,最终庄子答道:“起初你问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这场辩论拗口得犹如绕口令,却又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可谓精彩。在我看来,惠施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不合适在“抬杠”上,庄子因为看到鲦鱼跃出感到快乐,惠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笑而不言,甚至可以帮着让庄子的快乐更持久些,如此也算是君子风度,但他偏要压制庄子的快乐,这种打破别人快乐的行为怎么能说是合适的呢?就好比好朋友幸福了,自己就应该送出祝福,而不是去消解祝福。(引用了范仲淹的名言,但引用不当,无法承接上文,有自说自话之嫌。“在我看来……”领起的几句话问题较多:一是语句衔接不畅,读来滞涩,“君子风度”之说有待商榷,“祝福”等结语没有注意回应段首或者说前文,当是论述展开过长,忘了“扎口袋”。)

  展开来说,恬淡自守的极好处至少有两重:一是心有所向,心志恒定;一是外圆内方,为别人所喜。对前者,不妨听听聪明人诸葛亮的话语吧,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再看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对待荣誉的态度——平淡待之,一笑之后继续扎根稻田,向更高处前进。袁隆平爷爷的恬淡自守可做世人表率。对后者,持恬淡自守心态的人会极大地尊重他人,不会轻易干扰他人。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生动写照。怀抱梦想,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让人喜欢的人吗?(开头的过渡语显得生硬,与前文衔接不够流畅。引用诸葛亮的名言时缺少分析,列举袁隆平的事例时语焉不详,未能做到精确剪裁,起不到有力论证的作用。引用伏尔泰的话语论述恬淡自守的第二个好处,论述不清晰,显得底气不足。)

  费孝通先生曾经讲过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这个世界美景有千般样,跑五千米的人,拼百米冲刺的人,清晨散步的人都是生活中的美景。(结语不够有力度,也未能照应前文。)

  从指出的毛病来看,此篇文章的最大问题是照应,作者的论述展得很开,但是展开后还应收得回来,不能像是跑出去的野马四处撒欢忘了回家,作者在好几个地方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照应看似是结构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思路的问题,思路严密就一定不会出现失于照应的错误;思路不严密,就一定会照应不周。

  作者应从三个层面对病文进行调整。首先是遣词造句层面,作者要检视语句,做好衔接,对指出问题的病句选择合适的主语。其次是段落层面,检查段落自身的照应,段落之间的照应,特别是要用心写好过渡句,打响“当头炮”。最后是论证层面,凡是论据,都要检查其是否与观点契合,还要追求论述的吸引力,征服读者。做好上述几点,跑出去的“野马”就能“套犁拴缰”回归论点,这样文章自然会掷地有声。

  恬淡自守,行远弗届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高二(8)班 徐佳妤

  人民日报社出版过一本诗集,名为《大山里的小诗人》,内里有一首小诗如此写道:“人生就像小溪/我们都有自己的方向/我们都会在春天相遇/就像树会长大/草要发芽。”诗歌意味隽永,满溢着乐观、昂扬之气。人们确实都有自己的方向,也都拥有自己的春天,以诗人屈原的一句话蔽之曰:“民生各有所乐。”(以“方向”承接上文,自然;以“春天”暗扣“乐”字,修改后的开篇匠心獨运,破题迅速。)

  人生最好的状态其实就是个体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依然有安逸之处自处,这种个性化的安逸自处会让一个人从容不迫,滋养“心能量”。从实质看,这是一种恬淡自守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某类成功者的制胜法宝。在我看来,这种心态是最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我不禁想起历史上一场有名的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场辩论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庄子因看到水里的鲦鱼判定鲦鱼很快乐,朋友惠施反驳说,庄子不是鲦鱼,无法知道它们快不快乐。庄子针锋相对,说惠子不是自己,怎么知道自己不知道鲦鱼的快乐,惠子继续反驳说,自己当然不是庄子,自然不知道,但庄子你不是鱼,同样无法知道鱼的快乐。最终庄子答道:“起初你问我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这场辩论拗口得犹如绕口令,却又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可谓精彩。在我看来,惠施的做法是欠妥的,欠妥在“抬杠”上,庄子因为看到鲦鱼跃出而感到快乐,惠施为什么非要去质疑呢?作为朋友,不应该在朋友快乐的时候替他高兴吗?如果我是惠子,我一定会笑而不言,甚至还会想方设法让庄子的快乐更持久些。当下的社会里不缺乏像惠子这样“扫兴”的人,他们喜欢收走别人的快乐,其实如果他们能做到恬淡自守,收获的将会是双倍的快乐。(段首的分论点较之原文清晰、合理。论述有理有据,特别是假设论证的运用显得有分寸。)

  我以为恬淡自守是极好的,并不是胡乱鼓吹,它的好至少有两重:一是心有所向,心志恒定;一是外圆内方,所至处皆和谐。对前者,智者诸葛孔明讲得精辟,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恬淡自守正是在静中渐趋高大,国学大师钱穆的知名弟子——严耕望先生“澹泊自甘,寂寞自守”,以一己之力完成了皇皇巨编《唐代交通图考》,而在西方和日本汉学界这样的著作都要集体撰作。因为这样了不起的成就,严耕望先生被人们誉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再看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多项荣誉加身,却不以为意,只是平淡待之,付以一笑,其后继续扎根稻田,向更高处漫溯。袁隆平之恬淡自守堪为世人表率。对后者,清代名臣纪晓岚讲得透彻,他说,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这句话正是 “外圆内方”的完美解释。史书巨制《资治通鉴》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自己是明君,还是昏君,多数官员选择了前者,正直的任座卻选择了后者,魏王大怒,将他赶出去听候发落。等到又一位臣子作答时,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语:“古人经常说,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魏王听后,立刻把任座重新请回来赴宴。在这件事中多数官员是“只圆不方”的人,没有原则,没有操守,是世故小人;而任座则是“只方不圆”的人,说话不看场合,让对方下不来台,这样的人难免受到挫折,甚至招来杀身之祸;那位大臣就是“内方外圆”的人了,既没有抵触魏王,又帮别人化解了矛盾,事情就此向好。从“心有所向,心志恒定”,到“外圆内方,所至处皆和谐”,这世界上还有比恬淡自守者更可爱的人吗?(段首的语句回应上文,衔接做到了自然,修正了原先思路不畅的问题。焕然一新。)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意味深长地送给世人十六字箴言,道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这个世界神奇而伟大,美景千般重,在这世上行走的人们啊,我有一句话送上:不论是跑五千米,还是拼百米冲刺,抑或是清晨散步,不必以他者为参照,乐在自己的节奏中即是动人心弦的美景!(“一句话”之说既回应题面关键句,又重申论点,收束得法而有力。)

  修改后的文章神完气足,这得益于作者既有宏观层面的大刀阔斧的调整,又有微观层面的精雕细刻。宏观层面如段落之间衔接的处理,每一段打头的句子都有迹可循,因而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微观层面如首段“方向”与“春天”的运用,可谓很用心,耐人寻味。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