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人可抵5个师”,这样“硬核”爱国的科学家怎能不爱(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3期)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作文素材 热度: 11478
  

  作文君: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的“天宫课堂”你去看了吗?谈到中国航天,总要提及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人——钱学森。对大家来说,钱学森实在是太熟悉了,他的头衔、称号也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20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这也太“硬核”了吧!美国人曾说他抵得上5个师,宁可枪毙也不让他回中国。但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他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基础,从杨利伟开始,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报告好消息,直到钱学森去世。

  走近钱学森,你会发现他不仅贡献巨大,还十分“前卫”。最近“元宇宙”火爆全球,其实钱学森早有相关展望,而且把虚拟现实译成“灵境”;而且他在23年前的一封回信中,就肯定了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202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该怎么将这样“硬核”爱国,还十分“前卫”的人物写进作文中?下面,我们用几个方面的素材,管窥钱学森的贡献和精神品质,作为对他崇敬的纪念。

人物素材1不断前进:从机车到飞机,再到火箭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在上海出生。读中学时,他就立志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机车制造专业。在淞沪抗战中,钱学森深感中国航空力量薄弱,备受打击,决心改变专业方向,努力掌握飞机制造的尖端技术。1935年8月,钱学森考取公费留学,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在当年撰写的《火箭》一文中描绘了心中的远大抱负:“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在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每天早上6点起床,除了上课和做实验,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在美国不到一年,25岁的钱学森便毕业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冯·卡门。此后,他以一种全新的近似方程式,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壳体变形的数学计算难题,这就是著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这一公式,被后来的国际航空界广泛应用了20年。当时,钱学森才28岁。

  1940年,钱学森加入加州理工学院最前沿的火箭小组,从此,他的研究重心开始转向火箭。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制定战后飞机和火箭导弹发展的规划——《迈向新高度》,这一项目云集数十位美国顶尖科学家。到了1947年,36岁的钱学森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美国科学界最明亮的新星之一。

  (综合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CCTV国家记忆”)

  【适用话题】不断前进;目标;选择

人物素材2心属祖国,遭5年监禁



  回国报效始终是钱学森深藏于内心的人生归属。

  当新中国的开国礼炮轰然宣告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到来时,在大洋彼岸,钱学森夫妇也即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他们决定等孩子出生后就一起回到新中国。在与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中,他们共同相约“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然而,这个计划并未像钱学森所预料的那么顺利和美好。

  1950年的美国正被“麦卡锡主义”的恐怖氛围笼罩,反共、排外运动愈演愈烈,钱学森推荐的研究员威因鲍姆被查出是美国共产党员,当局立刻吊销了钱学森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并不准钱学森参与任何涉及军事机密的研究。钱学森不屑于解释和争辩,早已下定决心回国的他将家中一切打包了八只大木箱,送到海关准备起运,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以涉及美国机密文件为由扣押,并以企图运输秘密科学文件罪将钱学森拘禁到特米诺岛。调查人员把他关在一个单间,不允许他和任何人说话,到晚上房间里的灯每三分钟就亮一次……

  钱学森被拘禁的消息,很快经《纽约时报》传开。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李·杜布里奇和导师冯·卡门等人凑齐了1.5万美元,终于在13天后将钱学森保释出狱。然而经过这13天的牢狱折磨,钱学森体重掉了13磅,甚至一度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出狱后的钱学森,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是进入被限制自由、监听与跟踪的软禁生涯,甚至每个月都要到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报到”。这一软禁就是5年。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钱学森发出了悲凉感慨:你相信世上还有正义与诚信吗?

  在漫漫无期的软禁岁月中,钱学森并没有沉沦虚度。他辞去大多数职务,埋头写作,连续四个月每月完成一篇论文,著出40万字的经典著作《工程控制论》。正是在新的研究领域中,钱学森找到了最大的心灵慰藉,而归国报效的意志则始终不灭、与日俱增。

  (摘自微信公众号“CCTV国家记忆”,原标题《13天非人折磨,5年监视软禁,钱学森归国路为何如此艰难曲折?》)

  【适用话题】心怀祖国;坚毅的意志;抗压能力

人物素材3一封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



  在火箭院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封钱学森写在香烟纸上的信(复印件),这是1955年6月15日,处于软禁之中的钱学森从美国寄回国的求救信。1955年5月,钱学森得知父亲钱均夫的好友陈叔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又陆续从报纸上读到中美两国谈判双方侨民归国的问题,特别是美国报纸宣传“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于是钱学森决定给陈叔通写信,报告自己被美国拘留、有国难归的困境,请求中国政府给予帮助。

  为了让信能够准确送到陈叔通的手中,钱学森经过了精心的考虑。6月15日,钱学森写好信后,在信中附了一份1953年3月6日《纽约时报》的剪报,内容是钱学森在美国遭到软禁的报道。因不知道陈叔通的通信地址,他只能先寄给上海的父亲,并把這封信夹在夫人蒋英寄给身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的信中,请妹妹转交父亲。为了使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认不出笔迹,他又让夫人蒋英用左手模仿儿童的笔迹,在信封上写下妹妹的地址。

  1955年7月11日,陈叔通接到钱学森父亲转来的信件,当即转交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深知这封信的重要性,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进行中美大使级谈判的中方代表王炳南。王炳南当着美国代表约翰逊的面,念了钱学森的信,指出美方“谓中国学生愿回国者皆已放回”是说谎。

  最终,在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被俘美军间谍的前提下和铁证面前,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了钱学森回国的请求。1955年8月5日,钱学森终于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准予他回国的通知。这封信在重要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回国的邮轮,这段长达五年的归国旅途,终于画上了句号。对新中国而言,这段艰难归国路,很快便显露出其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附:信件内容

  叔通太老师先生:

  自1947年9月拜别后未通信,然自报章期刊上见到老先生为人民服务及努力的精神,使我们感动佩服!学森数年前认识错误,以致被美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然而世界情势上有更重要更迫急的问题等待解决,学森等个人们的处境是不能用来诉苦的。学森这几年中唯以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

  但是现在报纸上说中美有交换被拘留人之可能,而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以学森所知者,即有郭永怀一家,其他尚不知道确实姓名。这些人要不回来,美国人是不能释放的。当然我政府是明白的,美政府的说谎是骗不了的。然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唯恐错过机会,请老先生原谅,请政府原谅!附上《纽约时报》旧闻一节,为学森五年来在美之处境。

  在无限期望中祝您

  康健

  钱学森谨上

  1955年6月15日

  (摘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原标题《珍贵档案!钱学森1955年写在香烟纸上的求救信》,作者:余建斌、杜名馨)

  【适用话题】人才的价值;国家的力量;归路

人物素材4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



  回国后,钱学森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也就在这一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在钱学森具体领导下,中国成功研制第一枚导弹。随后,他主持中国“两弹结合”的相关试验工作。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十多年来,中国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

  钱学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正是在1967年,钱学森在一封来信上的修改,将宇宙空间技术正式定名为“航天”。他晚年依然牵挂中国航天事业,82岁时还在信中说道:“21世纪的中国人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显一显身手,这是一件国家大事!”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90秒时,杨利伟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此时的钱学森已经92岁高龄,身体的原因让他只能在床榻上和亿万中国人一起注视着“神舟五号”遨游太空。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