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土味与田园 城市与乡村 乡村文化 审美变化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视频制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专长,分镜、景别、帧率等专业概念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同时,精致审美文化的冲击使得只会简单制作视频的农村用户面临着无人关注的困境,于是,最初的“记录生活”变成了猎奇的土味视频制作。至此,土味不再是扎根乡村的原味景观。
李子柒的“出圈”,打破了土味的风味转向。优美的风光,美食的制作,古色古韵的中国女孩用慢镜头的讲述使人们看到不同于土味的精致田园景观。当精致与土味被搁置在共生语境之中,闳宇崇楼中的俯视与批判对原味却仍然朦胧的乡村形成了潜意识的窥探。
城市居民沉醉却又迷失在钢筋水泥的生活中,一边忘却了现实的重压,一边难以抛弃“俯视、施舍”的心态。看着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屏幕不再是观看的屏障,更让城市人有了隐匿的、不愿明说的优越。
“原来还有人在这么生活。”“张同学”的爆火,打破了人们对“土味”的镜像审视。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有的竟涉及314个镜头的切换,丝毫不逊色于专业视频制作人的视频剪辑,“张同学”用高端的拍摄手法,记录着虽不精致却最接地气的乡村生活。“张同学”主动揭秘了账号的视频剪辑与运营。可以看到,他仅用几部手机,简单的手机支架,朴素的田园生活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早晨起床,为了迎接第一缕阳光,他掀开碎花窗帘,将简陋的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顿简单的早餐里,有牛奶,有面包。给亲朋好友庆祝生日,要准备蛋糕、啤酒、水果、花生米,要高歌一曲。“张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无声却有力地对抗着人们对乡村的土味误读,还原最真实的田园浪漫。
自然,对土味的误读并不完全来自城市审美的先入为主。为了迎合精致的资本审美,许多乡村视频制作者甘愿自我矮化,放弃描绘田园生活中诗意、美好的部分,追寻偏执的土味期待,创作出太多诡异的土味视频。在快手、抖音平台上,许多农村用户为了还原农村妇女吵架,配上十分诡异的背景音乐,指着鼻子与对方骂人,夸张地拍手、跺脚,观感十分令人不适,从而换回追求猎奇的年轻人的关注。
然而,正是消费社会中的土味与精致,混沌与有序,使得人们丢失了对本土浪漫的追求。诗意的吟唱是浪漫,真实的怀旧又何尝不是浪漫?浪漫并不是城市审美的舶来品,而是“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的朴素情怀。“高端的生活,往往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张同学”的视频里,拍出的不仅是朴素的田园浪漫,更是人们迷失在土味与精致争夺下的躁动与想象。
事实上,乡村青年的短视频“出圈”已不止一次。从快手的“潇洒哥”,到爆火的李子柒,再到如今的“张同学”,互联网技术赋权使得乡村青年的自我呈现与意义建构在影像中展现出多重的可能性,他们有的在家做着家乡美食,有的在外打工,有的走出小镇,通过教育改变人生,活得滚烫而璀璨。与此同时,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给乡村青年们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影像空间,他们在影像表达中试图消解身处城市与乡村夹缝之中的摇摆与不安。
不难发现,如“张同学”般乡村青年的短视频中,透露着对淳朴乡村文化浓浓的热爱,也在影像中展现着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而当他们尝试融入都市生活却发现无法获得群体认同时,孤独感油然而生,从而陷入对自我身份認同的怀疑。于是,乡村成为这些边缘青年个体叙事的情感来源,而在乡村叙事中,也呈现出土味与积极正面形象共存的媒介景观。
如今,在对土味的批判与解构中,乡村题材的短视频频繁“出圈”,满足人们窥探欲靠的不再是新奇的造型与夸张的对话,而是现代社会凝视下逐渐消失的田园景观。人们在乡村视频中观看的,是青年群体积极努力的生活状态与复杂情感,感受到的是对生活本质的追求与纯粹热爱,而这正好是都市生活所缺乏、所丢失的。
张同学的“出圈”,不是乡村题材的第一次“出圈”,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不仅是一个故事讲述的年代,也是讲述故事的年代。在逆乌托邦的当下,正是因为厌弃了商业文本的刻意追逐,不愿再陷入精致身份招安的人们因此才明白,世间并非消费文化描绘的那般非黑即白。回归到乡村视频里,或许可以找寻到一个粗糙却更悦己的“舒适圈”。
观看农村的同时,有人看见迷茫,有人看见热爱,然而共同观看的,实则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被时代坦然承认的,隐隐约约却带着忧愁的幸福。
(摘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3779500559506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