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笔的关键,在于表达的准确性。所谓文笔寡淡、稚嫩、造作、矫饰……本质都是一种文字、主观意念及客观事物三者间不同程度的偏离错位,如同唱歌走音。
为什么会走音?一是气息控制不好。对应写作,就是运字能力问题。这需多看,多练,即熟能生巧。我所推崇的文章风格是典型的传统中国画式审美(即文章讲究韵律、节奏、留白、意趣、生动)。纵观历史大家,尤其民国时期以文采著稱者(汪曾祺、沈从文、周树人兄弟、张爱玲),不外如是——照猫画虎练起来,不谈风骨神韵、格局内涵,样子先有了三分。
当然,“运气”的前提是,你得有“气”。所以走音的第二大原因:“气”不够用。而写作中的“气”就是词汇量。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由他所认识和掌握的语言词汇量决定。譬如,你不认识洋槐、桂花、香樟、法桐、刺桐、榆钱、白杨、红柳、冷杉……那你的世界里就只有“树”;你不曾认真研究过茫然、失落、伤感、挫败、忧悒、酸楚、悲怆、苦涩、痛楚、绝望、枯槁……你有的就只是“不舒服”“难过”;你不曾细辨过绯红、鲜红、水红、猩红、血红、残红……面对它们,你只能说“啊,好红好红”。词汇的匮乏,是文笔不出彩的根源。当一束光、一丝情愫、一幅画面投射到心上时,大脑在词库里搜索不到最准确的表述,只能找大词、偏词,这样出来的东西就干瘪、不生动,也得不到读者共鸣。
提高文笔,重点在运字,前提在于丰沛的词汇。好的词汇来自名家,来自日常,来自个人再创造。前两者叫作“现有词汇”,约定俗成,广为使用(或只被部分文笔好的人使用)。经典好文、日常交谈,是收集现有词汇的渠道。后者叫“自创词汇”。比如,“椭圆脸”属于现有词汇,“枣核脸”“拖把脸”属于自创词汇。“现有词汇”用得好,能满足日常基本规范的表达,让文章从“路人”变“美女”;“自创词汇”用得好,则文字变“活”,有形有味有脾气,从“美女”变“女神”。
“自创词汇”是一种个人微创作。从字到词的搭配再造,本身是一种单位最小、成本最低、易模仿、显效快的“练笔”。练习“自造词”,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还能在反复“造词”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一种“搭配”的感觉,即“运字”手感。
词汇量储备到一定程度,我们开始“造句,成章”。主谓宾定状补自不必说,长短句怎么切,声色气味怎么加,节奏怎么定,韵律怎么调,这些网上都有教程类文章详细分析。文章写完后,需要缝补。缝补什么去词汇库里找!即便找不到,也可以拿形非神同的词汇替代。
储备词汇的方法如下:1.笔记本一个(手机备忘录、日记本也行);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经典佳文、日常杂话……随时随地,收集“好词”“妙词”;3.脑洞常开,举一反三;4.分门别类,定期整理(大类即可,过细会加重记忆负担)。
比如,有人写一个人“猪脸”,你可以建一个“脸谱”:猪脸,山羊脸,驴脸,马脸,蛇脸,羊驼脸,梅花脸,枣核脸,鸭蛋脸……下次写人,不再是“他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而是“他生着一张马脸”。
比如,有人写“碎牛肉色”的旗袍,你可以建一个“色谱”:猪腰紫,豌豆绿,雏鸭黄,蟹壳青,醋黑,火腿红……下次写一个着奇装异服的女孩,不再是“她穿着粉红色丝袜,黄色包包,紫色长裙,别着绿色发卡……哦,五颜六色的装扮”,而是“猪腰色的纱裙下露出两截火腿,屁股上一只巨卵状的鹅黄漆皮挎包,发辫上两枚豌豆绿卡子……哦,一块行走的比萨”(喜欢这句的话就记啊,下次看到乞丐,你就有了“行走的鸡毛掸”,看到瘦子,就有了“行走的牙签”,看到美女,就有了“一瓶行走的香水”“一枝行走的君子兰”)。
比如,看到“七情六欲”,你可以自问是哪七情,哪六欲,并查字典分别找出三个以上同义词记下来。古往今来,人类可能的情感,恐怕逃不脱这半页纸了。比如,有人写“一个迂懦的教授,有一双‘丫鬟的眼睛”。下次你不必苦苦思索“他因饱受压迫……软弱被动……”,只需一句“丫鬟的眼睛”,就够了。
太多记不完,不会!第一天,你是一粒一粒记,记的是词……但到第十天,第二十天,你是一捆一捆记,记的是一种遣词造句的思维方式。
另外,你须注意:
1.这里的“词汇”既包括日月山川等自然万物,也包括摸爬滚打瞪瞟睥睨等行为动作,既包括听得到的叽叽喳喳咯咯嘀嘀,也包括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概念。
2.从语法讲,它们是“词汇”;跳出语法,它们就是“事物”,是“题材”,也是“思想”。
3.积累词汇,不是为了让文章气势恢宏,更不可“堆砌炫耀”,而是从语言入手,激活我们的感知,通过完善语言来完善思想,搭建起文字、主观、客观(文字,我,世界)三者的联系,使我们“眼有所触,必有所想,心有所想,必有文应,文既出,必准狠”。
4.腹中“弱水三千”,用时只取一瓢,那就尽可能是准确的那一瓢。
其他几个提升文笔的建议:
关于“模仿”。对于初学者,可以模仿基础词句,但笼统模仿不可取,难度大。模仿谁,模仿哪一篇哪一段,模仿韵味还是观点,如何模仿,这无异于狮子吃天,无从下口。
关于“长短句”。能耐不够时先从短句学起,有一定感觉后,再练长句,长短搭配,“长驱千里,忽而收缰”。不会长句只写短句至少也是小家碧玉,活蹦乱跳;没学会短句却通篇恶俗臃肿的长句,会惹人厌。
关于“阅历体验”。这对想提高文笔的人来说不是重点。“经验”就是生活,其实,生活谁都不缺。写不出,写不准,写不美,不是缺乏经验,而是语言匮乏——客观事物“入眼”,语库中没有精准的对照物;想表达意念情绪,没有精准的对照物可供输出。
文笔好坏,不在于题材宏大惊奇,而在于对最平凡简单的事物,能挖掘刻画到什么程度。好文笔若能配上好的立意,就是好文章。所以,踏实从基础做起,收集储备,观察对照,补充归类,思考内化,写出来,慢慢加工。
最后,据我观察,越是多情的人,越能写出细腻的文章。一个路过树叶便爱上树叶、路过海棠便爱上蜜蜂的人,写文章应该不会太差,所以尝试让自己多情起来吧。
(王传生摘自知乎网)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15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