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引路·好奇人生】栖身于闹市,寻一方郊区房间,沉浸于菌类世界以自娱自乐,从而打破城市禁锢实现突围,周晴烽,一位年轻的知识分子,拍摄了大量菌类视频和照片,拥有几十万粉丝,而她自己,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在浮华的当世找到了极致且持续的快乐。这足以证明:你若守住初心,清风自然拂来。
【适用话题】快乐 探索 好奇心 现实与梦想
(特约教师 张衍凯)
在28岁的周晴烽看来,城市很闷。
她住在离公司单程一个半小时的郊区农家院,在那里她有一间“密室”,10平方米的房间,起过一场火,墙壁上长了黑毛。同事们很少知道她的“秘密”。大家更能说出来的是,她在公司做药物研发,留一头短发,常常一做完实验就下班,很少参加聚会。
2013年,刚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毕业的时候,周晴烽被老师推荐到了上海中科院工作。那时候周晴烽住在繁华的市中心,但她对城市普遍用来打发时间的方式并不感兴趣,她喜欢丰富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她得到过一本中草药的旧书,以为自己喜欢中草药,于是大学选了药学专业。大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电脑前面高度集中地坐一两个小时就看植物的信息,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植物。
在学校后面的岳麓山,她认识了一群同样喜欢在山里寻找新鲜感的朋友。快毕业的时候,她被推荐去和一群大学生参加华中观鸟营。在壶瓶山上,周晴烽盯着植物和菌物看。她发现蘑菇菌盖是慢慢摊开的,那是她第一次对菌物产生特别的好奇。
畢业之后,她去了上海。2015年5月,一天晚上,她在中科院宿舍大院里闲逛,在靠近地面的草本植物叶片上发现了一种比较特别的菌物品种——鳞钙皮菌。那天她拍了鳞钙皮菌的照片发到微博上,这是她后来成为“曳尾菌”这个菌类科普博主身份、拥有54万粉丝的开端。和动物、植物不一样,黏菌是一种微生物,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一阵风吹过来,干的速度不一样,它的形态都有很大区别。”周晴烽在城市的禁锢和自己的好奇心之间,发现了一个可能的平衡点。
现在的那间“密室”,是她专门为黏菌准备的温室房,用彩钢瓦围起来。冬天的时候放油汀,不小心起火,整个房间都被熏黑了。但还好里面昂贵的相机、相机导轨、录音设备和显微镜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她已经在这上面花了不下10万元。
和动植物比起来,人们对菌物的探索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处女地。“黏菌变化的过程几乎没人拍过,每―个视频都是很重要的记录。”研究出培养条件之后,她会跳起来尖叫,这是浓度极高的瞬间快乐;花至少10小时进行延时摄影,拍出来发在网络上,被粉丝喜欢,能让她获得持续快乐;甚至单纯地科普讨论,都透露出掩饰不了的欣喜。
“现在我研究出了十多种菌物的培养条件,但是还想做更多,慢慢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实验室,最终做一部纪录片,需要很多的素材。”这是周晴烽的最终目标之一。但在这条路上,如果能自由且不孤独,是她能想到的最极致的快乐,尽管为此她要一只脚撑着生活,一只脚埋在土里。
(司志政摘自凤凰网)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