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腰襦裙、琵琶飞袖、点绛红唇……2019年中秋,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在这些地方闪亮登场,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古色古香。随着汉服热逐渐升温,加之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的助推,汉服这个小众爱好已经不小,正衍生出了一个大产业。有数据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着迷于汉服的复古之美,更热衷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素材聚焦1 汉服热与文化自信
“汉服不仅是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汉服热”逐渐升温不仅源于汉服本身的古韵之美,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不少高校,学生们着汉服,诵赞词,行跪、拜、祭、祝之礼的复古式成人仪式成为一种新风尚。另一方面,以汉服为代表的古装热,让近年来的影视古装剧在服装和造型的设计上更加“走心”。
素材聚焦2 汉服经济多元开花
汉服文化的兴起,也促进了汉服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在近两年体现出了多元开花的趋势。2019年以来,汉服的销售同比增长146%,国风创意类饰品的销售也同比增长94%。随着汉服的兴起,一些提供私人定制的高端汉服品牌,更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除了高端品牌,平价汉服的市场同样火热。而随着汉服被推广,汉服周边产业也受此影响大幅发展。从汉服周边配饰,到汉服租赁、旅拍,汉服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素材聚焦3 汉服破圈道阻且长
汉服自形成以来始终与传统礼仪及文化密不可分。但是现在有的商家去刻意迎合市场,结果把服装做得过于花哨,商业化和功利目的太过明显。汉服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秀衣党”与“考据党”、不在意原创和支持原创的“山寨”和“正版”之争等。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和权威引导,汉服的具体划分标准截至目前并没有定论。上下游产业链不成熟、大众对汉服了解不够、形制标准和现代需求脱节等,也成为汉服产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锐议热评】@《广州日报》:传统文化怎么走入当下、贴近生活?就是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對于汉服产业而言,如何用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体现好、表达好,正是产业发展最需着力的地方。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不要让传统文化因产业化而变味。
【适用话题】传统与创新 时代新风尚 小众与大众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2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