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变换解释框架

时间:2023/11/9 作者: 布玫瑰 热度: 34131
  黄执中

  【适用话题】思维模式 角度 情景场合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在花园闲逛,顺口夸了句“好一棵大树”,身边的大臣宇文士及赶紧附和,引经据典地把这棵树夸上了天。李世民变色道:“我听魏征说要提防花言巧语的佞臣,看样子,说的应该就是你这种人吧?”宇文士及是这么回答的:“臣每天见皇上在朝堂上跟一群直言敢谏的官员议事,甚是辛苦。今天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如果再不顺着您的意思讲几句好听的,那您贵为天子,又有什么意思呢?”李世民一聽,转怒为喜,此后一直都重用并且信任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的高明之处在于既不得罪魏征这样的同僚,又没有反驳皇帝,同时也没有自辩,他只是把解释框架转变了一下:“皇上您说得对,可是您用的是朝堂议事时的框架,而我们现在不是在游玩散心吗?”同样一句话,在一个框架里是溜须拍马,在另一个框架里就是善解人意。变换解释框架,带来的语言效果是不是很明显?

  罗振宇在第四季《奇葩说》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名员工不小心把公司的玻璃门碰碎了,老板马上跑过去安慰:“哎呀,没事儿吧?人没受伤吧?”(人情框架)发现员工没事之后,老板脸色一变,转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指着那名员工说:“让他赔!”(责任框架)如果你是这个必须“做恶人”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要怎样把赔玻璃这件事说得好听一点呢?你可以说:“你知道吗?老板真是心疼你,特意嘱咐我们按最便宜的价位给你算。”

  你看,即便到了这一步,你还是可以利用解释框架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对他人施加影响。

  (余娟摘自《小学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素材分析】决定结果的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你看待它的态度与方向——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就会获得不同的性质,就看你把它放在哪种框架里。而选择什么角度,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十分普遍地运用,生活就常常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速用名言】

  1.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德国古典学者 蒙森

  2. 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创造性、想象力。——美国整形外科医生 马克斯韦尔·莫尔兹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