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跟着杜甫游成都

时间:2023/11/9 作者: xinxin 热度: 40282
  曾进

  一位年近五旬、携妻带子、颠沛流离的北方男人,长途跋涉到达成都,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且这位北方男人忧国忧民,仕途不顺,傍身才艺也颇为单一——写诗。

  如果是在2019年,他到达成都后,或许还能做点什么,比如开公众号写文章、考公务员、开个网店卖字……但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这些可能性都没有,他几乎没有选择。

  这个窘迫的中年男人,是诗圣杜甫。

  公元759年是杜甫的本命年,也是他最颠沛流离的一年。他带着老妻、少子,一行六七人到达成都。这时,已是冬天。杜甫来到成都,是因为朋友。这里有旧交严武和高适可以依靠。

  托了严武的福,杜甫在浣花溪有了地,能够盖房子,即有名的“杜甫草堂”。他一点点地靠朋友的钱,西家要竹子,东家送树苗,慢慢地把草堂建好了。杜甫就在这儿开始了他优哉游哉的生活,亲自耕作,养花种菜。

  公元761年某天早上,杜甫起床,便看到一夜春雨打湿了城中的花,滋润了地里的庄稼。这位没有见过连绵春雨的北方男人,欣喜之下,写就了尽人皆知的《春夜喜雨》。

  在成都,杜甫看到了跟北方完全不一样的风光,有了一种异乡客的好奇心。在成都,他眼里首先捕获的,大概是南方的物种繁多和生活安逸。寒冷的冬天,成都植被常绿,这样的冬日景观对于河南人杜甫来说,完全无法想象。

  “花重锦官城”“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背后,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贫困交加的北方男人,在不断迁徙后意外撞开的美好。

  在草堂前后種植各种花草植被,成为杜甫的爱好。春天繁花似锦、流水潺潺、多雨的幸福,都是南方季节、物候带来的生活小美好。于是,在成都前后居住的5年里,杜甫写下了240首古诗,其中《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等都发生在草堂。

  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和诗坛挚友、大邑县令韦班往来亲密。韦班陪他参观了大邑的白瓷窑,并送了一套纯白瓷碗给杜甫。开心快活的诗圣提笔写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后“大邑白瓷”因诗人提携,一时扬名锦官城。

  762年春,杜甫再次来到大邑,韦班带着他到了西岭雪山。诗人一路采风,体验雪山风光。不断亲近原野风光后,在轻松的心态下,杜甫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千古佳句。

  出蜀不久的杜甫,病逝客途,死时不到60岁。但至少,他离世之前的成都生活是快乐的。成都给了诗人杜甫一生中少有的安全感,用美景和安逸抚慰了陌生的异乡客。

  (彼岸花开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第8期)

  【素材任意门·杜甫成都生活的另一面】

  客居于成都的诗圣虽然在蜀地的秀美风光中获得难得的安全感,但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刻也没有忘记动荡不安的天下。相对于前期而言,他这时的忧时伤乱之作纪实较少而议论感慨较多。勉励地方官员多为人民着想,谴责巧取豪夺的官吏,成为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最重要的诗歌主题。而抒写诗人愿为天下苍生献身的伟大精神,则是在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主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代表。这些作品虽不像早年那样集中,但其忧国忧民的激情始终没有淡薄。

  (特约教师 张衍凯)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