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喜欢守着一盏旧式台灯,黏在外婆的身边,听她讲从前的故事,看她手指间的那枚绣花针在衣物间欢快地穿梭……不多时,一只胖嘟嘟的黄色小鸭、一只呆萌的白色小兔或是一只机灵的褐色小狗便会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衣服的前襟、臂上或是因顽皮而剐破的衣服的洞口——那些锦上添花或是藏拙遮丑的图案瞬间征服了我。第二天,我便会拿它四处恣意地炫耀。
这样的日子,几乎绵延了我的整个童年。那些带着欢快的生命气息的图案似乎已经悄然融入我的生命,成了我儿童时代最温馨的记忆。
等上了初中之后,我渐渐发现,衣服上的那些我曾经以为是世上最美的图案,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同伴目光的魅力。我感觉到一种被时尚甩开的失落。我情不自禁地偷偷观察和打探同学们所崇仰的“潮流”,最终发现,让外婆的刺绣在我心里暗淡的是各种外国名牌的logo、日本卡通人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英文“内涵段子”。即便我说不出这些商标、图案、段子到底美在哪里,但我知道这就是“时尚”。“时尚”犹如一阵飓风,它要摧毁你原有的观念是不需要和你去阐述道理的。
有一天的体育课上,我不小心蹭破了运动裤,回家被外婆瞧见了,她赶忙找来她久未派上用场的绣品包,翻找着合适的丝线,打算在那小小的洞口上勾画她的杰作。我结结巴巴地编出了一个又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理由,夺回了那件衣服。
外婆悻悻地站著,茫然无措。我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才能消除我们之间的尴尬。当别人好心的付出,被你觉得是一种累赘时,她该是多么失落!
之后的一堂美术课,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市民间艺术馆。那一个个内容丰富的展厅、一件件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我们走进了名为“绣品屋”的展厅,这里面全都是精彩纷呈的民间刺绣精品!我不知道如何来形容这些五彩缤纷的绣品——有大幅的华章,有精致的小品,一下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由五彩丝线构成的绚丽世界。突然,身边一位同学指着面前的一个个精美的动物绣品对我说:“看!它们多像你外婆在你衣服上绣的图案!”
可不是!面前橱窗里的一组动物绣品——有飞禽,有走兽,有昆虫,有鱼虾……一个个栩栩如生,流光溢彩,光艳动人,多像出自外婆的手笔!原来我的童年时代就一直生活在“艺术宝库”之中,可长大后却要无知地对其加以排斥!
回家之后,我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从橱底悄悄地翻出了那些已经“退役”的绣有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图案的衣服,平铺在床头,默默地端详着,摩挲着,那感觉就像今天在民间艺术馆里欣赏一件件艺术珍品。不,这种欣赏里还带着一种深深的懊恼和痛惜。
下一个星期天,我挽着外婆的胳臂,带她去参观了民间艺术馆。看到她在那些绣品前陶然欲醉的模样,我知道她心里洋溢着的一定是一种认同感,一种被承认的成就感……当然,她肯定能体会到我带她此行的另外一层意义——表达我深深的懊悔和歉意。
我终于明白,经典的东西,不一定每时每刻都会成为大众热捧的时尚,但它一定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在人们的眼中和心里散发着一种明媚而不刺眼的光辉。
——比如外婆钟爱一生的刺绣。
(特约教师 王淦生)
点评
绣品,是描写的中心,也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我”对外婆的绣品的感觉的三次变化,表现了“精品”与“时尚”之间的差异,揭示了“经典的东西一定有着恒久的生命力”的道理。文章描写细腻,尤其是人物心理描写,生动传神。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