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19年高考越来越近,“最后一圈”的冲刺铃声拉响,新高考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深化中。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据《人民日报》报道: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高考进入新“改革时间”,其考查方向必将呈现在每一年的高考命题中。新高考从“招分”转向“招人”,选科和录取是两大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因此作文君用心收集了“关于新高考你不可不知的事”,就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新高考“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找来了权威专家进行解答。无论你是应届生、准高三生,抑或是初中生,这里的内容都不可不看!
新高考怎么考:第三批省市选考科目实行“3+1+2”模式
新高考改革始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施行“3+3”模式。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成为第二批改革试点,四省市在2020年高考将采取“3+3”模式。
2019年4月23日,八省市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实施方案为“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专家解析1 为什么是“3+1+2”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选考科目最大的变化在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有助于把文科的形象思维和理科的逻辑思维较好地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陆一——从此前部分试点运行结果来看,出现了“田忌赛马”的情况,浙江、上海两地大量考生“弃考物理”,转而选择其他难度较低的科目。“3+1+2”模式中物理、历史定为首选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之前部分省市高考改革的经验。
专家解析2 从“3+3”到“3+1+2”:倒逼学校改革教育方式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过去的培养模式使大多数同学习惯了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对于报考要求和规则缺乏了解,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高中阶段则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建立学生选课选考指导制度,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
“3+1+2”模式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地位,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新高考成绩怎么算:统一高考科目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
专家解析 等级赋分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什么叫作等级赋分呢?简单地说,就是依据考生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所在的排名等级区间,赋予相应的等级分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学科之间试题的差异导致最终的高考成绩不公平。
在选择加以限制后,物理与历史不再赋分,以原始分计。后两门的赋分制度设计也明确实施一分一段的赋分制度,这显然也是以最大限度加强分数的区分度。加强区分度,不仅可以让高校可以依托两个依据有效选拔人才,也最大可能地保障了公平诉求,一举两得。
新高考高校怎么招:“两依据,一参考”
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仅依据三门统一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三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此外,8省市在实施方案中明确,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两个序列排队录取。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考生志愿填报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即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新高考命题趋势有何具体指向
北京特級教师陈维贤——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医的医治方式;“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回收……这些2018年的高考试题,曾让很多人对今天的高考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提出2019年高考命题要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查,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5年以来,高考语文试题知识性内容越来越少,成语、名句、文化常识等都越来越重视在情境中判断考查。这是高考命题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发展的必然。
新高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做最后的备考
北京特级教师陈维贤——对考生而言,复习备考更应该重视学科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从答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考生应该摒弃答题模板和模式化、套路化答题方式,学会围绕考点、梳理考点,训练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拓展思路,提高科学素养。如果没有转变观念,依然采用海量背诵的方式,是很难提高成绩的。
(整理自《光明日报》)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3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