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有趣的灵魂都有静气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肥羊 热度: 39714
  朱光潜

  【适用话题】静与闹 静趣 领略趣味 沉静之美

  【素材分析】“静”,不是一个形容词,而应该是一个动词。不管一个人身后的背景是一脉清溪半轮斜月,还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它都能让人突然之间如福至心灵一般驻足,凝望,沉思,最终会心一笑,感受到进而领略自然或人生的某种意趣。静在心,不在境。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淡然持之。

  【速用名言】

  1.长将静趣观天地,自有幽怀契古今。——清代政治家 曾国藩

  2.博学笃志,神闲气静。——清代文学品评家 王永彬

  (特约教师 倪丽彬)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这两个字含义极广。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但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而旁人见到他也许会立刻发下宏愿,要做慈善。每个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能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领略其中风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绝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你姑且闭目一思索,把这幅图画印在脑里,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来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是沉寂的。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中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的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现在姑且就一时所想到的写几句给你看:

  “山涤余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时运》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摩诘《赠斐迪》

  你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会发生同样感想吧?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