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黑洞首张照片问世!我们成为史上首批看到黑洞的人类

时间:2023/11/9 作者: 苦竹 热度: 33574
  

  

  

  作 文 君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事件视界望远镜”的第一项重大成果——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不少网友激动地表示:有生之年系列!据介绍,为“冲洗”这张黑洞照片,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用了约两年的时间。黑洞到底是什么?首张黑洞照片为什么看不太清楚?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黑洞……关于黑洞,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疑问。

  黑洞是什么

  从广义相对论中诞生的黑洞,一开始只是个存在于理论物理学中的概念。直到 1968 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了“黑洞”(black hole)一词,它才拥有了真正的名字。严格来讲,黑洞并不是个“洞”,而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特殊天体。黑洞最初是一颗衰老的巨大恒星,有资格成为黑洞的恒星,质量要达到太阳的数十倍以上。恒星发光发热靠的是内部的核聚变,但恒星中心的“燃料”毕竟有限,也会消耗。等到恒星内部能量不足以支撑起外壳的重量时,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恒星内核就会开始塌缩。最终,所有物质缩成一个体积接近无限小,而密度超大的点,这便是奇点。黑洞的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奇点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会形成强大引力场(看起来像一个黑色的“势力范围”),吸收周围物质,就连光也会被吸进去,这个“势力范围”就被称作黑洞的半径或事件视界。至此,黑洞已经诞生。

  刚诞生的“婴儿黑洞”如饥似渴,开始将体积较小的恒星的气体撕扯到自己身边。这些气体在被黑洞吞噬前,会在事件视界外形成一个环装圆盘,称为吸积盘,它是科学家定位黑洞的重要依据。当吸积体过多时,一部分气体会沿着磁场运动,高速喷射强能量物质,这就是喷流,它促进恒星形成,也能调节星系演化。所以,黑洞连接着恒星的死亡与新生,它像是星系秩序的调节者,虽破坏力巨大,但也孕育生机。

  天文学家们根据质量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不管从哪种天文学尺度来说,黑洞的个头都极小。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确认了二十多个黑洞的存在,此外还有四五十个黑洞候选体。要最终真正确认一个天体是否为黑洞,我们还需要做出更多测量与计算。

  什么样的黑洞适合拍照

  黑洞周围的景色这么奇特,按理说应该很好定位,为何人类直到现在才为黑洞拍出照片?黑洞阴影和周围环绕的新月般的光环是非常非常小的。在拍照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拍摄到黑洞的照片,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看起来角直径足够大的黑洞作为对象。

  由于黑洞事件视界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这也就意味着质量越大,其事件视界越大,因此近邻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完美的黑洞成像候选体。位于人马座方向的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和近邻射电星系M87的中心黑洞M87*是两个目前已知最优的候选体。

  如何获取首张黑洞照片

  要对黑洞成像,必须要保证望远镜足够灵敏,能分辨的细节足够小,从而能保证看得到和看得清。满足这些条件,最好的工具莫过于1967年出现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该VLBI技术也成功应用于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探测器的测定位)。假定在1毫米波长观测,一个长度为1万千米的基线能获得约21微角秒的分辨本领。

  但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要VLBI阵列的分辨率足够高,就一定能成功给黑洞拍照。因为,情况没那么简单。如同观看电视节目必须选对频道一样,对黑洞成像而言,能够在合适的波段进行VLBI观测至关重要。观测黑洞视界的最佳波段在1毫米附近。这种事难不倒科学家们,他们提出了“事件视界望远镜”计划,来对黑洞展开观测。

  2017年4月,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启动,这是一个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共同达成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EHT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和全球多个射电天文台的协作,构建一个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EHT的“八只眼睛”分别位于美国、墨西哥、智利、法国、格陵兰岛和南极,这8个射电望远镜有单镜,也有望远镜阵列。科学家们在同一时间,利用不同地方的望远镜进行联合观测,其有效口径尺寸可达到地球直径大小,它们向选定的目标撒出一张大网,捞回海量数据,勾勒出黑洞的模样。

  要给黑洞拍照,8个望远镜需能同时观测到黑洞,每年科学家的观测窗口期只有10天左右。此次黑洞视界面的观测只计划了2017年4月5日—10日这5天,其中两个晚上对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进行了观测,剩下的时间对星系M87*黑洞展开了观测。这次公布的黑洞照片就是M87*的。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最后,大型计算机集群对数据进行分析、合并,花费将近2年时间,“洗出”黑洞的照片。

  首张黑洞照片为何看不清

  据科普中国解释,首先,黑洞自身是不发光的,我們看到的光实际都来自事件视界外面的物质,并不来自黑洞本身,但黑洞的存在会在照片上留下“阴影”。其次,由于黑洞强引力导致的相对论效应,如光线弯曲、引力红移等,会导致黑洞周围物质发光的不对称和扭曲。

  此外,事件视界外面的“环境”并不完全干净,尘埃、气体、磁场、喷流等因素都会对事件视界外物质的发光产生影响。而且,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分辨率毕竟还是有限的,图像的测量和重构过程也很复杂。

  中国在这件事上做了什么贡献

  这次首张黑洞照片的拍摄,是EHT数十年观测、技术和理论工作的积累,也跟全球天文学家的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

  在参与这项研究的200多名学者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有16名,其中包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8人、云南天文台1人、高能物理所1人、南京大学2人、北京大学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另外,还有部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