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聚焦1 南极建站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1985年2月20日,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落成。在此后的35年里,又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是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素材链接 建站故事
【长城站】20世纪80年代首次建长城站时,由于卸运物资的条件有限,首次科考队必须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汽车能吊运物资的码头。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科考队员们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一组10个人冻坏了,就上岸休息片刻,另外10人立刻下水接替。晚上,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每天12点之后收工,由于过度疲劳,他们往往是一躺下便睡着了。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昆仑站】昆仑站所在区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是南极冰盖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进行昆仑站的建站工作时,为了把500吨建站物资从雪龙船运到昆仑站,他们曾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海冰卸货刚刚开始,就有一輛雪地车压塌海冰掉入几百米深海中,开车的机械师差点葬身海底。”抵达昆仑站后,队员们克服严重的低温和高原缺氧困难,抓紧时间拼命干活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打地基、安装钢结构、搭建筑模块等,在工程机械极度缺乏、仅靠卡特车自带吊车活动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地建站。
【罗斯海新站】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的建站前期准备工作中,当时队员们被一块漂浮的海冰挡了去路,只好借助天然冰面作转运平台,将设备送上岛。恩克斯堡岛人迹罕至、砾石遍布、场地坑洼,27名科考队员克服了低温、冻土、暴风、强紫外线、设备有限等困难,利用南极极昼光照的有利时机,争分夺秒,仅用2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工作。
素材聚焦2 南极科考
时至今日,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例如船基方面,除了大名鼎鼎的“雪龙”号破冰船,我国新一代极地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考察船家族将再添“新丁”;空基方面,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于2015年投入使用。作为空中飞行的“实验室”,“雪鹰601”安装了大气采样、激光雷达、航空重力、航空磁力、穿透雷达等设备,具有进行大气科学、高空物理、冰盖动力、冰下地质等多项科学观测的能力。
在海陆空立体科考平台的支撑下,我国在横穿南极雪冰环境研究、格罗夫山古气候环境研究、南极陨石回收与研究、东南极冰盖起源与初期过程研究、冰穹A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领域,均获得国际一流科学成果。曾有一位极地专家这样总结道:35年来,中国南极科考的最大成就,就是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这是值得全体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成就。”
素材链接1 苦中有乐
“只有去过南极,你才会真正爱上她。”这是不少科考队员的心声。中山站的水暖工王刚毅说,南极看起来是一片荒凉之地,生活枯燥压抑。可当他坐在极夜的苍穹下,看流星倏地划过天际,看绚丽多彩的极光舞动,即使冻得全身发抖,也想再多看上几眼。他颇为感动地回忆:“有次我在修理水管,一只企鹅摇摇晃晃地过来,歪着脖子瞅瞅我,又看看水管,仿佛在说‘你在干吗?它不见了,我会挂念;它一叫,我就会马上去找它。”
素材链接2 “雪龙”号的“步步惊心”
“雪龙”号1994年正式服役,20多年来曾多次到达南极开展科考任务,也多次遭遇险境。除了要穿越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要想到达南极,“雪龙”号还要穿越密集浮冰区。2019年1月,正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中撞上冰山,船首桅杆断裂了。随船央视记者王善涛回忆说:“就在那几个小时前,我还在那个桅杆下面拍摄。当时外面的能见度特别低,雾特别大,船触碰冰山后很快往后倒退,船员们说10秒就看不到冰山了,但有看到那个冰山的人说,那个冰山真的很高。”撞击冰山前,“雪龙”号已提前降速,撞击后,船员及时倒车,也降低了冰山对船的损伤。2019年3月12日,“雪龙”号终于安全凯旋。
2013年年底,一艘俄罗斯船和船上总共74个来自多国的乘客被困南极。“雪龙”号接到求助信号后马上掉转方向,参加冰海救援行动。据时光网报道,这场救援即将拍摄成电影《“雪龙”号》。(救援详情可见本刊2014年第2期P22)
素材聚焦3 展望南极的未来
南极探索遍布危险,为何我们还要年年派出科考队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大可表示,南极科考具有重大科研价值,南极冰川融化影响全球,但人类对这个区域的了解还很少,所以不论从国家需求还是科学探索的角度,我们都必须要来。相比美国、俄罗斯等南极科考强国,我国南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还有待增强。未来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极地政策和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国内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南极科考事业。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南极故事的背后,始终贯穿一种精神,这就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别的国家能做,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这种精神在南极科考中代代流传,它坚定着队员们的决心——坚决执行命令,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它赋予队员们勇气,在严酷的环境中,抱定拼搏的信念毫不退缩,才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综合自《人民日报》、时光网、央视新闻)
时事引读
201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专版报道,春节前曾碰撞冰山的第三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成功脱险,顺利完成后续各项考察任务,队员们已搭乘“雪龙”号于3月12日顺利回到上海。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2019年,恰逢南极中山站建站30周年,昆仑站建站10周年,泰山站建站5周年……35年来,南极科考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天,就跟作文君一起,回顾35年来南极科考的成就与艰辛吧。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9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