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间最美是清欢

时间:2023/11/9 作者: 魏然 热度: 31490
  作文君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2019年1月22日,林清玄发了这条微博,分享对生活的感悟。却没想到,第二天这位著名作家就离开了我们,年仅65岁。他曾说:“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清瘦的面庞,温和的微笑,标志性的稀疏长发,林清玄的谦卑和超脱一如他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回首先生这一生,8岁开始写作,17岁出书,30岁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作家大奖,还是至今唯一一位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人,被誉为“当代八大散文作家”之一。他一生都在寻找安顿灵魂的方法,将所获的觉悟分享给读者,体会那份存在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阳光的味道和饮者的醉与醒中的清凉与美好。斯人已逝,在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走近林清玄先生,探寻人间之味,品读此间清欢。

  人间清欢先生其人

  (1)童年

  ——没有比喝汽水更幸福的事

  1953年,林清玄出生在台湾高雄旗山,从小家境贫寒。林清玄出生时,在家族中排行第12,父亲已经想不到给他取什么名字好了,加上刚生出来那会儿,他也不哭,只会笑,父亲觉得很奇怪,就准备取名叫林清怪。带他去上户口时,旁边一人正在看武侠小说,说“怪”有点不好听,武侠小说里面有个清玄道长,于是才改名叫“清玄”。

  林清玄小时生活很贫苦,肚子特别饿的时候,甚至吃过烤蟑螂。由于喝不到汽水,他对汽水特别向往。有一回,街上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他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不久,一个表哥结婚,汽水送到后,林清玄冲过去提着两大瓶汽水跑进茅房,咕咚咕咚灌下,然后坐下来等,突然肚子里一阵翻腾,一口气涌上来。嗝——好幸福啊,眼泪立刻流下来。对贫穷的孩子而言,喝汽水喝到打嗝,竟是这么幸福的事情。

  正是这些经历,他懂得了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

  【适用话题】童年;贫穷;幸福的滋味

  (2)作家梦——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

  林清玄成为作家,是从童年起就决定好的。其实一开始他自己也不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夏日的夜晚》,他一口气写了四十页。拿给老师看时,老师不仅没有鼓励他,还骂他,写那么多,是要把老师累死吗?

  爸爸问他,长大以后要干吗。他说要当作家。爸爸不懂,问他作家是干什么的。他说:作家就是在家里写写字寄出去,人家就寄钱过来。结果爸爸当场就给他一巴掌:“这是做梦。傻孩子,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这么轻松?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还轮不到你。”当时他正在读朱自清的《背影》,想到书里的爸爸是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而父亲留给他的却是一巴掌,当时的心情真的很郁闷。

  但是,父亲的一巴掌并没有让他放弃作家梦。立志从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断地写——小学时每天500字,中学时代每天1000字,就这样,17岁那年,他出版了自己第一部作品,一代文学大师就此诞生。

  他在屠宰场杀过猪,在码头当过搬运工人,摆过地摊,在餐厅推过餐车,洗碗盘,什么事情都做过,始终没有放弃过写作,最后还养活了自己的梦想。他说:“假如晚上会死,早上我还会在写作。”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有人统计,他写过270多部作品,摞起来应该有两层楼那么高。

  【适用话题】梦想;坚持;热爱

  (3)写作——只记欢喜不记忧

  林清玄的母亲也喜欢读书,母亲是家里第一个相信他会成为作家的人。

  当时他的家里只有一张桌子,放在主厅,写文章的时候,母亲会借着给他倒水,看看他写什么。有一次,她问林清玄,写的什么内容,林清玄说,欢喜的写一点,心酸的也写一点。而母亲却告诉他,欢喜的写多一点,心酸的不要写。他不理解。母亲给他解释:别人看你的文章,是希望得到启发,开心,觉得有用的。他又问母亲,那遇到心酸的怎么办?母亲告诉他,那就棉被盖一盖,自己哭一哭就好了。

  因为母亲的这番话,他有了很大的启发:“原来写作者不能只图一时痛快,也要考虑讀者的感受。从此以后,我写的都是优美的文章,没有负面情绪在里面,所以读者看了不会有心理负担,反而很心安。”

  他的生活不管经历了什么,在文字里,他始终把欢喜赠给别人。读他的文章,能让人感到宁静、舒服。有人评价他的文章是“辞藻虽不华丽,却出乎意料地通透豁达”,有生活的禅意,也有心灵的美。

  【适用话题】表达;启迪;领路人

  (4)爱生活——最是深情最柔软

  林清玄不只会写作,更非常懂得生活。

  青年时期的林清玄喜欢喝酒,和古龙是很要好的酒友。他谈及有一次和古龙约着喝酒,两人喝得欢了,古龙醉了,稿子还没完成便睡了去。为了尽早交稿,他干脆提笔,把剩下的部分补齐直接拿去交稿了,古龙醒来时,诧异稿子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写完发布了。古龙去世后,他就不喝酒了。在《愿我们做一个深情从容的人》中他写道:“古龙不饮酒,我也不饮酒了。我不饮酒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侠凋零的凋零,退隐的退隐,一个人寂寞地喝着酒有什么意思呢?”

  他对茶也很痴迷,他说自己的一生都在寻找正确的味道,这个“正味”不光是茶的味道,也是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喜欢做菜,还曾经写了一本菜谱给太太做。他讲浪漫,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他曾经讲,除了写作,其他时间就是做一些跟生活有关的东西,慢慢就积存在心里,慢慢会变成一个有感受,有感情,有感动的人。心怀柔软,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温暖了很多人的心灵。

  去世前几周,他还在知乎上讨论过关于《人间世》第二季的话题:“确实大多时候,我们仍然无能为力。当人生都这么艰难时,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路过的时候温柔一点。屋里的小灯虽然熄灭了,但我不畏惧黑暗,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

  【适用话题】深情;感受生活;参悟人生

  (5)文化符号——满纸清香润两岸

  林清玄一直在追求平凡生活中的至美,而在漫漫的人生旅行中,大陆是他重要的一站:生前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他,有两篇散文入选了大陆语文课本;往返兩岸十多次,来过大陆300多个城市的他,筹建过希望小学,与大陆很多文艺界人士交流频繁。

  “两岸交流,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文化。”林清玄在谈到两岸文化交流时曾表示,两岸文学多多手牵手才是更好的状态,“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下的作家,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

  【适用话题】文化符号;交流;责任

  (6)参佛——清净莲上悟菩提

  回溯林清玄的创作历程,30岁应该是个很重要的坎,那一年他遇见了佛法。

  30岁前,林清玄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但他总感到内心空虚,觉得最好的东西没有写出来。这时,他看到了印度的《奥义书》,书里有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他不由吓出一身冷汗。31岁时,他毅然辞职成为自由作家。从此,他转向佛法,寻求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教人们在平庸而无聊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的瞬间。40岁时,林清玄完成了《菩提十书》,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

  他的一生很短暂,但面对死亡,他一直很坦然。他曾说:“一颗流星自有他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如今,他到他的去处去了,带着他的清欢,超脱,真性情。

  【适用话题】转向;人生真谛;真性情

  云上菩提先生著作掠影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产量最多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应广大读者要求,他又以真诚之心、感性之笔,将多年来感悟的智慧精华辑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书,称为“清欢三卷”。

  盛暑,偶然从车窗里看见,几朵粉红的莲花,婷婷于田田碧绿,虽倏忽而过于眼,心中却已有美丽之莲。

  今天,又经那曾经过的荷塘,一场淅沥的秋雨过后,那怒放之荷又该会如何呢?留心放眼,只有无穷碧的莲叶,已无零星赏心的莲花。

  心中不免有些落寞。

  落寞中依稀听到郑愁予那美丽错误的嗒嗒马蹄正从江南敲过,恍惚看见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也如这莲花样开落。

  ……

  汽车中途停靠,一沧桑平和之老妇牵一灿如春花之小女孩儿上车。脑中突想:那衰老的妇人也曾是花一般的少女吧,而那花一样的少女也终有一天会成为衰老的妇人吧?!

  心中竟豁然了然。

  莲花开落。

  ——《莲花开落》

  顺风的云像是写好的一首流浪的歌曲,而迷路的那朵就像滑得太高或落得太低的一个音符,把整首稳定优美的旋律,带进一种深深孤独的错误里。

  夜色逐渐涌起,如茧一般的包围着那朵云,慢慢地,慢慢地,将云的白吞噬了,直到完全看不见了。他忧郁地觉得自己正是那朵云,因为迷路,连最后的抗争都被淹没。

  坐铁轨缆车下山时,港九遥远辉煌的灯火已经亮起在向他招手,由于车速,冷风从窗外掼着他的脸,他一抬头,看见一轮苍白的月亮,剪贴在墨黑的天空,在风里是那样的不真实,回过头,在最后一排靠右的车窗玻璃,他看见自己冰凉的流泪的侧影。

  ——《迷路的云》

  当苏东坡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小路散步,自己觉得全身轻松,比骑马还舒适,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着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同一轮明月呀!

  ……

  在我贫困的童年时代,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踽踽独行的青年时代,我还能向往生命的美好,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永远不会失去,只要我们不俗。

  ——《人间最美是清欢》(自序)

  意难忘追思

  如今,他离开了,但是仍没有忘记给他的读者留下一片永远的清凉剂——别忘了飞。对于世人,他永怀一种悲悯。这或许正是作家与文字匠人的区别。

  而正是基于这种悲悯,他的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才颇受世人欢迎。许多人,是将他作为安慰心灵的药在读。

  ——作家 曾颖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