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改革先锋·李保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时间:2023/11/9 作者: 王歌笉 热度: 40206
  史自强

  【适用话题】奉献 奋斗努力

  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他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他帮助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

  1981年,李保国留校任教。初进太行山,就选择了当时最穷最荒的前南峪村搞起了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

  前南峪村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为解决种植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沟沟壑壑,深夜还在煤油灯下分析数据,钻研破解之法。他顶着危险,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积流,经历一次次失败,终获成功。如今,前南峪村变身“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植被覆盖率达94.6%,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

  山区落后的穷帽子,怎么摘?李保国认为,当务之急是扭转山里人“观念穷、技术穷”的现状。1996年,岗底村暴发山洪,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这里住了下来,跑前跑后,考察分析,为村里列出种苹果、板栗等规划。

  蓝图易绘,实施却难。在教授村民疏花疏果时,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有人不干了:“这果子没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在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时,有人质疑:“苹果不见光还能长大?”李保国拿出仅有的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那年秋收时,一切发生了变化:没套袋的苹果卖不上价,经修剪套袋的苹果,五六两的每个卖10元,八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能卖到100元一个!如今,“富岗苹果”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连锁基地遍及太行山区369个村,种植面积达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村民因此脫贫致富。

  30多年中,李保国示范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举办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成了专家。2016年4月9日,李保国突发心脏病去世的前一天,还在石家庄主持河北省3个山区农业项目的验收会。“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当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1日)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