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突破说理瓶颈的两条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品文选刊 热度: 40186
  姜有荣

  议论文的魅力不在“事趣”,而在“理趣”。“理直”才能“气壮”,“理透”才能“文斐”。但有些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热衷于举例子、讲故事,而不去说理。有的虽然去说了,却不能把“理”说清楚,更不能说通透。怎样才能突破“说理”这一瓶颈呢?笔者以为,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不妨从以下两点着手。

  以直接经验说理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以常常能够从亲身实践中获得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某种认识,进而积淀为经验,这就是直接经验。它往往具有从“人事”走向“事理”、从“感性”走向“理性”的特点。诚可谓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明一理。

  苏轼游石钟山而说调查研究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王安石登飞来峰而说登高望远之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林则徐积为官处世经验而说兼收并蓄、无私无畏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毛泽东积读书治学经验而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之理——“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与上述名人大家相比,中学生的人生经历还比较少,阅历还比较浅,因而从中获得的经验还比较稚拙,但它同样珍贵,因为它是人在青少年时代特有的那份感知、感触和感悟,自有其芳华范、书卷气。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也应该运用获得的直接经验,去把事物发生、发展、演进、变化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如:

  ①为何天真烂漫的孩童将灵性的双眸深埋在冰冷迷蒙的镜片之后?为何生龙活虎的青年将矫健的身影暗淡在汗牛充栋的题海之中?是不是因为一朵小红花?是不是因为一张通知书?学习的经历告诉我们,欲望虽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必须用理智对它加以调控。适度的欲望可以点燃我们胸中追求的烈焰,但恣意膨胀的欲望也会对我们产生灼伤。芸芸众生要把握的是一个“度”,人生的轨迹就在这个“度”中演绎。(《欲望之绳》)

  ②我每天上晚自习后回家的路有三段:第一段是路灯照亮的,第二段是虽然只有五十多步却显得特别漫长的黑漆漆的路,第三段是楼道里别人家的感应门灯照亮的。

  路灯的光是从社会获得的,感应灯的光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而第二段路因为不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任何帮助,所以只能在惊悚中逃离。回家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都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些什么,为此也应该向社会和他人回馈些什么,只有这样事事相传,永不止息,我们的生活才会永远一片光明。(《点亮一盏心灯》)

  ③诚心地帮过一个表妹,她学习成绩不好,我每天按时给她讲解老师布置的练习,她好像懂了似的,态度挺认真,结果,我不讲的她就不做,思维更加懒惰,年级越高,成绩越差。

  曾经把自己的零花钱施舍给一个衣衫褴褛、可怜兮兮的年老的乞丐,可是,奶奶说,这个人四十年前就是这副装扮,一直在车站、码头行乞,年轻时就不想劳动……

  这些经历终于使我明了,人际交往的意义固然在于友爱互助,但面对苦痛和不幸,谁也代替不了你。别人伸出援手,你也得伸出自己的手,这样你才能走出困境。有时我们身处困境,方能看清别人的表演、敷衍、媚俗,认识到没有人可以让你真正依靠,而我们自己是有足够的力量在黑暗中蹚出一条路来的。(《你当自救》)

  例①以自身求学经验来说“欲望虽是本能,但须理智调控”之理,现身说法,自我解剖,让人知其心路,晓其事理。例②以自身独行夜路经验来说“‘受恩‘施恩相承,温暖方能永存”之理,感由事发,理由感生,让人心领其感,神会其理。例③以自身施助经验来说“要他助,更要自救”之理,缘事生理,情真意切,让人心通其情,意达其理。

  以间接经验说理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纪要·任贤》)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书本或别人的经验中获得经验,这就是间接经验。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把“理”看得更清,想得更深,说得更透。

  在运用间接经验说理时,我们不能掉书袋,而要深入浅出。因为不“深入”就难以鞭辟入里,不“浅出”就难以通俗易懂。

  那么,怎样才能“深入”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而“深入”则需要运用逆向思维,它的思维路径是“万物→三→二→一→道”,这个最终的“道”才是议论文所说之“理”。我们只有对间接经验理解、感悟得深刻,才能对所说事理思辨得深入。怎样才能“浅出”呢?人、事、物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其相习、相通之处,而这正是“浅出”的着眼点。

  “大道”总是“至简”的,我们在做活说理这个着眼点时一定要遵循“化繁难为简易,化艰深为浅白”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放开眼光,拓宽视野,打破学科、业界的壁垒,从而去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地说理。如:

  ①杭州李先生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教育他说,不要这样做,会引起学生攀比,不利于教育。对此,李先生是一脸的无辜。哲学知识告诉我们,孩子攀比心理的产生既有其外在原因,更有其内在原因。老师只是看到了外在原因中的物质诱惑方面,而没有看到人为影响方面。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日常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攀比心理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更深。而从更深层次来看,上述两点只是“标”,孩子的内心才是“本”,我们需要“治标”,但更需要“治本”。老师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他们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筑牢精神的藩篱,从而抵御外在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滋扰。(《从“法拉利”说开去》)

  ②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呢?有的人见别人的路好走,就想去走别人的路,见别人的路近,就想去抄别人的近路。放着自己的路不走而去挤别人的路,怎么会不发生磕碰和冲撞呢?(《走自己的路》)

  ③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他说伟大的书也有缺陷,所以阅读应该发现书中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因为别人的缺点对自己没有帮助,别人的优点可以提醒自己还要努力。餐馆老板点头称是,说他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身厨艺,他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成了好厨师。作家读书与厨师做菜的经验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好厨师夸别人菜肴的优点》)

  例①以书本中的哲学知识分四步展开了逆向的深入思辨:第一步,化“万”为“三”。使孩子滋生攀比心理的因素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作者将之归为三类:外界的诱惑、家长的影响和取向的混乱。第二步,化“三”为“二”。作者将外界的诱惑、家长的影响归为外因,将取向的混乱归为内因。第三步,化“二”为“一”。在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上,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作者将取向混乱这一内因确定为根本原因(“本”)。第四步,化“一”為“道”。作者从“取向”中探究出了“道”——要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

  例②中的“路”往往更多是指抽象之路,如人生之路、事业之路、复兴之路等,要把走什么样的路这个理说清楚实非易事,有人在这条路上奋斗、打拼了一辈子,中国革命之路也摸索了近百年。对此,作者机智地运用书本上的天文学知识——“星球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说清了“人应走自己的路”之理,以物性来说事理,看得见,望得着,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可视。

  例③中,看待事物时,是关注其缺陷,心生“不过如此”的轻慢之意,还是瞩目其优点,心生见贤思齐的进取之意?个中事理,很难一下子拎得清,而要讲明说透,更非易事。对此,作者巧妙借力,运用作家和厨师的经验来说“吸收优点,促进提升”之理。这种类比论证方法以感同身受之事来说错综复杂之理,收到了化深奥为浅显、化艰涩为通俗的说理效果。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毛泽东),说的是直接经验;“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黄永玉),说的是间接经验。两种经验在议论文说理中各有其用,也各显其妙。我们坚信,只要在这两条路径上扎实地开展说理演练,就一定能突破说理瓶颈,使议论文彰显其特有的理性光华。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