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环球时报》:“小镇青年”折射城市化另一面

时间:2023/11/9 作者: 猫兜JOJO 热度: 39678
  吕德文

  导语:

  如果你来自小地方,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民工或农民,那么你将来该如何享有优渥生活?

  有关中产焦虑的话题近年来颇受关注。居住在大城市的白领阶层不断表达他们对房子、教育、职业的焦虑。与之形成鲜明反差,居住在三线、四线城市甚至小城镇的“小镇青年”群体,只要工作稳定,基本都能过上比较舒适安定的生活。大城市白领阶层和“小镇青年”的两种生活画面,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的两个不同面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乡镇企业改制,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在实践中基本上已经终结:大城市战略代替了小城镇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大城市战略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大城市内部形成了鲜明的二元结构。以是否拥有城市户籍/住房为标准,可分为城市有产者和无产者。城市有产者享受完整的社会保障,而城市无产者则意味着他们只是城市过客。对于大部分农民工,乃至于相当一部分白领阶层而言,城市住房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往往为城乡二元结构所稀释。绝大多数最终无法在城市立足的农民工,其真实身份是农民,他们虽然无法上升但留有退路,因而不会加入“中产焦虑”行列。又因大城市还处于急劇扩张进程之中,充满机会,白领阶层亦有上升空间。而一旦大城市发展进入饱和阶段,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社会资源的分配相对固化,无法向上流动的“中产焦虑”便产生了。

  不过,恰恰是大城市发展已经饱和,为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当前的城市化率已达60%左右,其中相当部分农村人口是通过在地城市化的方式实现市民化的。客观而言,目前在地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或农民工,但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只要愿意回乡,一般都可以有相对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进而成为在地城市化策略的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因有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他们可以享受当地较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因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过上中产生活。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市民化了,却因离老家比较近而少了进城的压力。他们的父母不用随着进城,因而少了不少养老负担,甚至因父母在家有田有地,还可以支持他们过上较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些“小镇青年”,到大城市的距离也许只有一两个小时车程,接受大城市最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几乎没什么障碍。同时,他们回农村老家的距离也只有一两个小时车程,这意味着他们并未完全脱离故土,也可以过上较为完整的家庭生活。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个群体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中国独特的城乡关系造就了快速的大规模城市化奇迹。某种意义上,大城市战略是以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代价的,这种模式必然是阶段性的。随着城乡融合时代的到来,过去剥削性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转变成为保护性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和农民获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化红利。

  所谓“小镇青年”群体的出现或许预示着,一个更高质量的城乡关系时代即将到来:城乡之间可以通过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效勾连起来。具体而言,以地级市和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逐渐缩小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这些中小城市是城乡关系的连接点,承担着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是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的中心。一些在城市上升无望的人,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中小城市过上较好生活;而一些农民经过接力式的半城市化方式,让年轻人先进城,中老年人暂时留在农村,也可在中小城市安居乐业。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