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生有坐标你会从何谈起呢?
水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得見世界,
那就是安静的状态,
这就是“水静犹明”。
天地入我心
□于 丹
汉字中,“心”字部首的字都很有意思。譬如“思想”,中国的古人认为它不仅是头脑中的运转,而且是心田里的活动,是为有所“思”。譬如“感恩”,这种美好的情怀因心而起。我们今天的心,有时候是被关在一扇大门里的,这就是烦闷的“闷”。为什么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内心反而越惶惑呢?“惶”和“惑”,不是竖心旁就是心字底,这源于我们心灵的不宁静。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心灵态度呢?《庄子》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水本是能够照见世间万物的,但是你去看一看,水在激荡的时候能照见什么呢?你看看,长江在奔涌的时候,排天浊浪,能照见山景吗?一条急流小溪啪嗒啪嗒地拍打在礁石上面的时候,那些碎沫般的喧嚣能照见什么吗?
水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得见世界,那就是安静的状态,这就是“水静犹明”。
安静的水明亮澄澈,而一颗心的安静,就是天地之间万物的安静。所以说,天地之间最大的静莫过于人心。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经常对世界失去判断?当一个人处于巨大的挫折困扰之中时,当一个人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的时候,当一个人迷惑于众人的吹捧或鄙视时,他的心其实就如湍急喧嚣的水流。怎么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样才能够让一颗心宁静如镜,照见世间万物,看到古往今来,从而找回自己人生的坐标呢?
唯有安静,是一个人能对自我做出的最好承诺。
(酸辣白菜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10月8日)
超链接·汉字与五官
“目”字,在甲骨文、金文当中,就是一个立起的“眼”。因此在汉字中,所有带“目”的字,都是与眼睛有关的动作。眼睛是用来看的,但你不仅要看尽山长水阔的大千世界,还要看懂人际交往之间的是非远近。
《说文解字》讲:“耳,主听也,象形。”“耳”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特别像一个耳朵。“圣”的繁体字为“聖”,左耳右口,下面是一个王。心中要有底,能够以耳就口,博学多闻,耳聪口敏,善用耳朵和嘴巴,就叫作“圣”。
“鼻”字怎么写,最上面就是一个“自”。而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就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大鼻子。因此,以自我为中心、自大,这个“自”指的就是鼻子。
口有两个基本功能,一个是吃,一个是说。有的时候,吃着吃着就吃出毛病了,说着说着就说出麻烦了。仔细想想,“善”与“害”不都是基于“口”字的吗?
我刚到法国时,
立志要跑200个博物馆
——用这种方式来了解世界,
大概是最高效的吧?
人生,是一串数字吗
□张佳玮
小时候,也许你还没接触卷尺的时候,父母在门廊上用铅笔画一条线,记录你已经长多高了。一条线连一条线,层叠出了你的青春。
那时你接触不到什么数字,只在商店看见想要的东西,咬着手指朝父母发呆。也许父母肯给你买呢?你并不知道确切的价格,知道也没用,因为你不了解家里的财政、父母的预算、心理的价位。你被保护得很好,你不了解数字。唯一接触数字与等级的时刻,是在学校里。试卷上的成绩,有高有低。
那时,大体上一切都很简单。你慢慢成长了,你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先是语文数学,然后是其他各色科目。到中学,你得随时在意分数的科目,多达九门。
你开始了解自己的身高与体重、记下许多数据:50米跑的数据,100米跑的数据,做了多少个仰卧起坐、多少个引体向上。你的身体好坏被数字量化了。
你不喜欢数字。你相信有许多东西是数字无法衡量的,比如你的课外知识,比如你的巧舌如簧,比如你在自己爱好方面令旁人瞠目结舌的精通。哼,这些哪是数字能衡量的呢?
直到你必须面对竞争的压力了,你意识到,数字可以影响你的未来。
你的成绩好坏影响的不再只是父母的心情,还可能影响到你家的经济状况、你的未来,以及你是否能达成自己的理想。你开始懂得定闹钟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你通过一次又一次模拟考试计算自己高考的分数范围,计算自己离心仪大学的距离。
然后你进入了成年人世界。
你记住了所有的数字:工资、银行利率、房租、预算。甚至在为自己规划的未来里,也包括无数的数字:未来打算达到的年收入、几年内达到财务自由、你理想中的房屋尺寸、理想中的车子价位,甚至打算在几岁提前退休……就像我刚到法国时,立志要跑200个博物馆——用这种方式来了解世界,大概是最高效的吧?但几年下来,累死累活也就跑了四十来个。而且也明白了,数字真不是关键的,直到有一天,你忍受不了了。
你开始多少明白了,人毕竟不是机器。你可以用标准化数字化的要求来勒令自己提升自我,但那不是生活。你开始试图不在每一个瞬间都达到自己的满速度。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心里自己有杆秤了,都不需要琢磨,自成规矩,自有方圆。没必要揪着数字不放了。
从不在意数字,到看什么都是数字,到重新不在意,或者说,超越数字,你多少变成了一个对自己掌控自如的人。所谓掌控自如,不一定是了如指掌,而是,你知道什么时候对自己紧一点,什么时候对自己松一点。你知道了自己的极限,也接受了这一切。
这就是你自己的生活。当然,如果是没那么在意的数字,就记着也无所谓,只是别用来绑缚自己就行。比如,我还是每去一个博物馆就记一个。能到二百个,也好;到不了,也无所谓。数字毕竟只是记录,怕自己遗忘。真到了束缚自己的地步,就没意思了。
人生大体就是如此。
(若子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9月29日)
素材连连看
曾经有房地产公司把数字与人的生活相结合,既洞察了生活的无奈,也让人反思。大概内容如下“12载苦读,最后用617分定义了青春,在深圳工作8年,也没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2室1厅,父母80有余,我与他们却相隔1896.3公里,可以忘记3餐,却不敢放下工作邮箱里的31封未读……”当我们习惯用数字,衡量人生的每一步,有多少人赢了数字,却输给了生活。所以愿你,不再被任何数字束缚,做自己想做,为自己而活!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23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