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17年10月,河南郑州举行了教学“人机大战”,人类教师和机器人针对数学科目分别对初中学生进行辅导,结果,接受机器人教学的学生,平均提分高出人类教师教学组将近十分。
下面是三位同学围绕这一事件的对话:
甲:假如要我选择教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机器人做我的老师。
乙:我更喜欢教师教学中的人文性和亲切感。
丙:其实,人工智能和教师二者互补,或许是我最钟爱的。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思考和权衡?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以热点新闻事件为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对新闻事件的评说,可视为驱动考生写作的三种“动力”。如果要在这三种动力之外寻找别的“驱动力”,当然亦无不可,但写作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常规而言,针对三位同学的说法,可确定三种立意角度。
角度1:从甲同学的观点出发。可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在教学上的威力,突出其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优势,比如信息储存量大,反应快,不会受情绪(包括学生和机器人教师自身情绪)的影响,能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具体行文时,可单方面论述智能教师的优点,也可采用对比法展开思想。
角度2:以乙同学的看法为据。这个角度的分析,自然要以人类教师教学中的人文性、亲和力为重点,突出人类教师在情感、人格等方面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和塑造。行文上,可以采用“人”“机”对照式;内容上,可以用切身经历和感受作为例子,现身说法,增强说服力。
角度3:从丙同学的说法切入。这个角度具有辩证性。可有两种展开思路:一是各言其弊,以表现二者互补之必要;二是各言其利中之弊,以表现二者互补之重要。相对前两种立意角度,该角度能体现考生较好的思维品质,且说理时易使持论客观,内容充实。
突围角度一:花开两朵,单表一枝
名师支招:此法用于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中,只就其中之一发表看法,阐述己见,立论驳论均可。就本题而言,可以选取甲或乙的观点,不宜合而论之,以保证持论的单一、鲜明、突出。
佳作示例
教育还是要人师
□陕西省西安市高级中学高三(7)班 苗逢雨
“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知识的花园欣赏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要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千篇一律的植物。”这段据称出自小学生之手的文字,展示了小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童言无忌。孩子的话率真朴素,却往往能带给我们醍醐灌顶般的思考——关于教师之“教”的思考。
从古至今,有田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师。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教,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方面。这是对教师作用的经典概括。当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充当着更多的角色——于教为师,于情为友,于生为父,教师已然成了一个复合型的角色。如此多样的角色切换,恐怕只有心智高度发达的人类教师,才能游刃有余。
而机器人教师的工作是被规定好了的,是机械化的教学,就像园丁一样,将所有植物培养成一种模样,它不能做细腻深刻的思想工作,不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它只是按照一个模式“剪裁”。虽然机器人教师所带学生成绩提升幅度大,但这只能说明在“授业”上机器人教师有优势,在“传道”和“解惑”两个方面究竟是否有优势就不得而知了。
传授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解答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就能代替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温情脉脉的人格熏陶,发自内心的欣赏激励,以及真诚耐心的启发陪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的栋梁之材,而不是统一打磨的“标准件”。这一切,目前恐怕是任何机器人都无法做到的。
所以我认为,教育还是要人师。将这份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工作,交给毫无情感的机器人,无异于在自己头顶悬上了“达摩克利斯之剑”。假若有一天,机器人具备了情感,并且担负起了教育人的工作,那时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是我们在使用机器人,还是机器人在控制我们?
【点评】
本文站在乙同学一方,围绕人类教师教学中的人文性展开,文章亮点有二:
一是立论有据而高卓。作者以韩愈对师的定义为起点,将文章的立论置于高端之处,文章的议论,便有了坚实可靠的依托和高屋建瓴的气势。二是说理对比而入情。文章说理的层次有两方面:人类教师能对教育的综合含义全面贯彻,在“传道”“解惑”方面不可替代;机器教师在“授业”方面虽有特长但“传道”却是软肋。前者为主,重点突出。两相对比,入情入理。
突围角度二:二月红花,领异标新
名师支招:在作文的创新之中,以立意或文体创新最为常见。言人所未言,道人不曾道,以新异的思想、观点取胜,是为立意创新;别出心裁,突破旧有文体的藩篱,以新颖的体裁表达所思所感,是为文体创新。
佳作展示
寒冷的火
□陕西省西安市45中高三(1)班 邢真铨
天气不太照顾铁和铜的感受,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铁合金组成的心会因此而被腐蚀吗?我不知道。我沿着街边路灯照亮的小路,向傻子家走去。
门开了,接待我的是傻男。他长着一张势利的脸和一双尖锐的眼。房子里是昏暗的光和一张圆木桌、一个摆放物品的架子,架子上放着许多勋章,那是傻男年轻时候的荣誉。摆在如此显眼的位置这并不奇怪,每个人都珍视属于自己的荣誉,连我也如此。
我再次看到了小痴,便询问他我布置的作业完成得如何了,小痴却嘻嘻哈哈地在我面前挥动手臂,使劲拍打着我的后背,这让我十分厌烦,可我的程序命令我要保持目光溫和,并耐心讲课。
“这一道数学题,你试着自己解一下吧,我已经讲了两遍了。”我对小痴说。小痴拿起笔,随手在纸上划了划说:“我还是不会写。”“那我便再讲一遍吧!”我开讲之后,小痴却自己玩起了手机。我不知道是我的耐心不够,还是讲课方式不对,总是觉得我当家教哪儿好像不对劲儿。可能我故障了吧,应该送回公司去检修一下。
“对不起。”我说,“我感觉我哪儿出了问题,恐怕不能继续讲题了。”我看到小痴露出了明亮的目光,他收起手机,拍了拍我的肩:“那你回吧!”我告诉自己,得尽快离开这个地方,越快越好。
当我拉开傻子一家的大门准备返回公司时,听到傻男说:“这个机器真是废物,早晚要求公司把它拆了,换台新的。”小痴说:“就是啊,爸,你知道它型号有多旧的。”
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我心中升起一股寒冷的火,我无视程序要求的不可伤害人类这一指令,冲进了屋子,杀死了傻子一家,然后我把自己格式化了,也就是说,我自杀了。
我的最后一个念头是,这世间再也没有寒冷的火、学习的傻子、有思想的机器人了吧。
【点评】
这是一篇富有新意的作文,表现在:第一,立意新。文章通过机器人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最后制造的悲剧事件,表达了高度发展的人工智能让人忧虑的发展前景。文中的“傻男”“小痴”以及“陈旧的型号”,其实都在反衬着人工智能的可怕。这样的忧思,催人警醒,发人深省。第二,文体新。小作者选择用科幻小说来表达思想,塑造了一个高智商的机器人的形象,它不仅有着优化的系统,而且拥有人的思想情感,且能跟人互动;故事情节虽不复杂却有波澜;倒叙手法的运用,出人意料的结尾,使本文具备了小小说的基本面目。
突围角度三:梅雪争春,白香各擅
名師支招:这是一种综合、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它既无偏执一端的自以为是,又能在全面分析中彰显理性。即如本题,认同丙同学的说法,进而对“人”“机”各自的短长展开分析,得出客观结论,可使文章观点更为公允,且易为人所接受。
佳作展示
科技与人文并行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四中高三(3)班 郭嘉仪
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在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了人类,AI教学再次被提上议程,而最近的人机教学大战更是众说纷纭。我的看法是,应该人文与科技并行。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空前地打造了人工智能人所不及的能力。也正因如此,AI教学的优势,使学科知识被尽可能合理而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丰富的背景知识,清晰的学术脉络,前人的经验与今人的智慧汇集在一起,在需要大量逻辑思维的科目中,机器人的优点被无限地放大了。
但教育的存在,不仅在于扫盲与培养掌握尖端科学的人才,更在于打开人类的双眼,让他们了解善恶,明辨是非,富有情感,珍爱世界,而要做到这些,仅靠AI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
古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亦有“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教训,这表明教育之“教”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在师长对学生品质潜移默化的熏陶。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从小便可向笃行善学的长者学习;宋濂求学,为的是可与硕师名人为友;《爸爸去哪儿5》中吴尊对孩子的悉心教导;广西高考文科第一名韩思雨对“家训”的恪守,都显示出教育的软环境对人成长的巨大影响。学生待人接物的良好习惯,必然要靠人文气息浓郁的师长默默熏陶于无形,很明显,机器人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身教”也就无从谈起了。
当我们处于孩童时期,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日后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子,如善良,诚实,友善,谦逊等,这是日后我们与人和谐交往的根基。机器教师固然可以告诉你这些名词的含义,但它们永远不可能像人类教师那样富有情感,那些由电子元件所构成的“大脑”中,由脉冲与电流所传递的信息,与人类自身的情感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只是被机器人教师“调教”,无法真正理解身为人类的真实情感与崇高坚守。
但被机器人指导与被人类教育,并不是一件对立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机器人教师的精准记忆和大容量信息,能和人类教师的温馨亲切融合互补,学生既可得迅速提高成绩之益,又可接受春风化雨的人文熏陶,那时的教学,必会知识与情怀齐飞,授业共育人“双赢”。我想,这才是人机教学大战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脱颖而出,全赖其说理的精彩。
一是说理客观辩证。针对人机教学,作者既言机器人教学之优势,又分析其不足,同时又着重论述人类教师在育人方面的不可替代。这种客观辩证看问题的角度,值得赞赏和借鉴。
二是说理富有条理。全文结构采用总分总式,主体部分运用先分后总式,先论机器人教学中大显身手的快意,继而指出人类教师育人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合而论之,条理清晰。
三是说理充分细致。这得益于文中论据的丰富多样,其中既有对相关高科技知识较为谙熟的知晓和运用,又有对传统文化中言与事的恰当援引,显示了作者较丰富的阅读积淀。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9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