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莫言:别拿编剧不当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秋山晚霁 热度: 30534
  作文君:莫言,作家,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创作有《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檀香刑》《蛙》等小说、剧本、诗歌多部,作品已有50余种外文译本。曾获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等。2018年2月,莫言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自己的剧本创作经历,并提出了“剧本首先应是文艺作品”的观点。

  我发表的第一个作品是小说,但1978年开始写作时,最先写的是话剧。那时候有一部话剧《于无声处》非常火爆,受这个戏启发,我借来曹禺、郭沫若、莎士比亚等很多戏剧作品,写了一部话剧投稿。投来投去,投到自己都烦了,但就此有了“戏剧情结”。

  小说家的剧本肯定和剧作家的剧本有区别,小说家写戏总是按捺不住要描写,但因为缺乏舞台实践,费半天劲,有时候写出来对导演毫无用处。演员动作在舞台上具有多义性,剧作家下笔时要想清楚,但也要注意给演员和导演留出再创造的空间。这些都还是雕虫小技,对一个好剧本来讲,人物对话尤其重要,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我转而去写地方戏曲。我的小说也从中受益,《檀香刑》就直接受茂腔音乐滋养。地方戏让我感到亲切的另一个原因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语,乡音乡情原始、朴素,让观演之间没有距离。写歌剧《檀香刑》时,让我对剧本写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体验更深。我原以为只要押韵即可,但作曲、编剧李云涛说:“莫言老师,你写了很多好唱段,但是我必须在后边加上一个开口音‘啊,否则歌剧演员没法唱出来。”后来我观察汪曾祺那一代人写《沙家浜》《红灯记》,开口音确实比较多。

  为写戏曲文学剧本《锦衣》,我研究了很多地方戏,初步了解了剧本特点,也明白了支撑传统戏的几个精神支柱。传统戏的道德基石是儒家思想,故事结构也有固定套路。我想突破这个模式,但也考虑到观众的审美习惯,所以我还是给人物创造团圆的机会,同时也埋下突破套路的伏笔。

  我真正写话剧是在1997年。王树增联合我给空军话剧团写剧本《霸王別姬》。我设置两组人物:吕后、虞姬、项羽;钢琴教师、音乐指挥、锅炉工。一组古代,一组现代,对照来写。不过这两组人物在舞台上表现很困难,怎么也捏不到一块去,剧院就干脆排成两个戏,当代部分取名《锅炉工的妻子》。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8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