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这一发现如一颗神秘而炫目的新星,冉冉升起在科学界的星空,引人注目。
但谁曾想到,引力波的相关论文曾被批为“不知所云”,被权威杂志建议“发表到别处”;下岗工人郭英森在《非你莫属》电视节目中阐述引力波理论时,也遭到无情的嘲笑……而最终走向了诺奖的引力波,浸透了汗与泪,饱尝了酸与苦,它简直就是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开始的。
或因惯性思维,或为眼前利益,或囿于既定认知……人们对旧事物有着天然的偏好;对于新生事物呢,態度总有些暧昧,有些尖锐,甚至无情地嘲笑、摧残。
诚然,存在的事物都有存在的合理因素。但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没有事物处于最佳状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处处可创新,人人需创新。如果不创新,岂不是容忍了降低我们生活质量的现象存在?岂不是失去了让世界更美好的机会?
科幻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关于潜水艇的构想,当时不是遭到很多人嘲笑吗?但在二战中变成现实了。是的,我们还不能像《地心游记》中那样畅游地底。但你还有勇气嘲笑凡尔纳吗?再想想互联网,20世纪末,它对于多数中国人还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但已经有人从中敏锐地嗅出了商机。他,就是马云。然而在一次次推销中,他收获的嘲笑远比业务多。更有某公司高管揶揄:“互联网是什么?能吃吗?”然而,短短十几年,淘宝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纵览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是创新。一个亘古的运动规律是:事物发展遵循“肯定—否定—再否定”。守旧的人在“肯定”阶段,怀疑的人处于“否定”阶段,而被嘲笑的人登上了“再否定”的境界。
意林·作文素材 2018年1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