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
按要求作文。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思路点拨
1.独词:由表及里,增补信息
这道命题作文的题目为两个字的独词“醒来”。单个词的命题,其所给出的信息量太少,更需要考生吃透这个词,深入挖掘它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对于独词命类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能从词语的表面含义(即本义)入手,捕捉出它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挖掘。“醒来”本义为从睡眠状态醒来,但“醒”字含义丰富,还可以理解为醒悟、觉醒、警醒、唤醒等。“醒”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因某个(些)人、某件(些)事、某种事物的触动而生发感悟的过程。“醒”是一个人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的提升过程,是一个人学识、品格、信念自我完善的过程。当然,“醒”还可以是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全人类的,甚至是动植物的。如此分析含义丰富了,思路也便打开,选材就广泛了。
二是增补信息。题目为独词,并不能代表一个观点,也不具有作者的情感趋向。而增补信息的目的就是缩小写作的范围,找到一个小的切入点,就容易着手。且增补信息的内容完全在原来词语的含义之内,所以考生不必担心跑题。作为“醒来”这个文题,可以在动词“醒来”的前边补充一些限制语,如“半夜醒来”“梦中醒来”“早早醒来”“懵懂中醒来”“当我醒来”“心灵醒来”“来不及醒来”“睡狮醒来”“不曾醒来”等。这样在动词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性成分,写作时就有了目标。同时,“醒来”的写作重点应放在从“没醒来”到“醒来”的过程。
2.提示语:逐句分析,拾级而上
提示语是命题人担心考生有审题障碍,给考生进行思考的提示和引导。也就是说材料中的“提示语”其实是为写作“搭梯子”。写作时,考生应该仔细揣摩这些提示语,顺势“踏着台阶登楼”,审题便不会出什么差错了。本题提示语,首先是一组充满诗意的排比句,颇具文采,对“醒”做了深度的阐释。“山朗水润,万物苏醒”这是自然的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这是亲情的提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这是自我的醒悟;“鉴往知来”这是历史的警醒……尾句更是将“醒来”定性为“姿态”“反思”“成长”。
原文呈现
醒 来
□一考生
四月,春末夏未至,树梢还没绿透,有几处甚至还是浅浅淡淡的嫩黄。树下有孩子在嬉闹,树上鸟巢里有一只还未睁开眼的雏鸟。突然,北边的天空暗了下来,乌云一丝丝地渗到这边的天空。小孩儿手上动作一停,皮球咕噜咕噜滚远了,他没有听到伙伴们在说什么,只是抬头看着扑棱棱飞远的两只鸟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对于“春末”“小孩儿”的渲染与描写看似有文采有场景,其实描写有些烦琐。)
“要下雨了。”妈妈手里拿着小孩儿的外套,唤他回家。不大会儿工夫,树下的孩子都被大人领回家了,天地间一下子静下来。这边的天全暗了,巢中的雏鸟还紧闭着眼,它不知道前面等着它的是什么,也许它正在睡梦中等着父母带食物归来。(乌云袭来,还应细处刻画雏鸟此时的情态。)
豆大的雨滴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小孩儿趴在窗台上问妈妈:“外面雨下得这么大,小鸟会不会被淋到?”妈妈正忙着擦地板,沒有回答。雨打在树上,带走两片叶子,也落到鸟巢里,雏鸟似乎感觉到凉意,不安地收紧翅膀,一滴更大的雨珠砸到了身上,雏鸟往旁边挪了挪,似乎有些害怕。雨越下越大,有如瓢泼。(虽为寓言,但不可天马行空地任意想象。“噼里啪啦的声响”“有如瓢泼”的描写与首段“四月,春末夏未至……浅浅淡淡的嫩黄”相矛盾。)
“咔嚓”,鸟巢不远处的嫩枝在暴雨中折掉了。(拟声词,嫩枝折断,推动情节发展。)
你快醒来啊!再不醒来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小孩儿在心底乞求着。雏鸟刚出生不久,还没有力气睁开眼睛。鸟巢在雨水的冲击下倾斜了一点,雏鸟抖了起来,它似乎更害怕了,可眼睛却还是紧闭着。为什么它的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呢?小孩儿都要哭出来了。小雏鸟缩在鸟巢的角落里,这时,更加危险的一幕出现了,鸟巢整个倾斜,雏鸟从高高的树上掉了下来。失重的感觉并不好受,也许,雏鸟的妈妈一定告诉过它,等它长大了就可以在风中飞翔。(第四段与第五段之间缺少情节上的衔接,暴雨折断了嫩枝,雏鸟为什么还在紧闭双眼?情节发展不自然。)
鸟巢先雏鸟一步砸到地上,“砰”的声响吓了雏鸟一跳,就在死亡逼近的一刹那,雏鸟突然睁开了眼……(此处描写、渲染不够细致,此为雏鸟“醒来”,为全文重点。应细笔描绘雏鸟恐惧等待到奋飞自救的过程。)
“妈妈快看,那里有只小鸟在飞!”小孩儿兴奋得在沙发上跳了起来。窗外,即将落地的小雏鸟扇动着稚嫩的翅膀,迎着风雨,摇摆着飞到了空中。它看到了,看到了这个正被雨水冲刷着的世界,看到了远处正朝它飞来的爸爸妈妈。(侧面描写,从小孩儿的角度,描绘雏鸟的勇敢。)
(结尾仓促,缺少回扣标题,画龙点睛的语段。)
升格诊断
文章的主角应是雏鸟,讲述雏鸟在暴雨中醒来并勇敢学会飞翔的故事。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接受磨难洗礼而成长。但由于成文仓促,本文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开篇入题太慢。作者在开头细致描写了春景,以及大雨将至的情景,还有孩子们树下玩耍的情景。但作为一篇600~800字的考场文,如此开篇,不够精练。最好在开头两三行的位置直接入题。endprint
2.想象不合理,前后矛盾。文章极力描写渲染气氛,但对于大雨的描写有失真实性,前后矛盾,与故事情节有些格格不入。
3.详略失当,缺少细节。行文的主角应是雏鸟,而此文用过多语言描写天气,还有小孩儿的所见所感。应尽力压缩刻画“小孩儿”的文字,多一些正面写雏鸟的文字。
4.结尾仓促,缺乏点睛语句。作为寓言,在故事叙述结束之后,最好另加一段引人深思的语段,既点题又深化主旨。
升格建议
可以从四方面进行修改。
1.删去首段过于烦琐的描绘,简洁入题。
2.修改失实的描绘。
3.适时增添一些对雏鸟的细致描写。
4.添加结尾,以深刻凝练的语句,对主旨进行深度挖掘。
升格佳作
醒 来
□一考生
四月,春末夏未至,树梢还没绿透,鸟巢里有一只还未睁开眼的雏鸟。捡球的小孩儿奔到树下,他想起了几天前爬树玩闹时看到的这只雏鸟,不知现在的它是否还安然地在鸟巢里等待父母归来,他还想爬上去看看,可——
“要下雨了。”媽妈手里拿着小孩儿的外套,唤他回家。不大会儿工夫,树下的孩子都被大人领回家了,天地间一下子静下来。乌云迅速袭来,巴掌大小的鸟巢中,雏鸟紧闭着双眼,浑然不觉北边的天空全暗了下来,也许它正在睡梦中等着父母带食物归来。
豆大的雨滴砸在玻璃上,模糊了窗外的风景,小孩儿趴在窗台上问妈妈:“外面雨下得这么大,小鸟会不会被淋到?”妈妈正忙着擦地板,没有回答。雨打在树上,带走两片叶子,也落到鸟巢里,雏鸟似乎感觉到凉意,不安地裹收紧翅膀,一滴更大的雨珠砸到了身上,雏鸟往旁边挪了挪,似乎有些害怕。雨越下越大,犹如断了线的珠子洒落下来。
“咔嚓”,鸟巢不远处的嫩枝在暴雨中折掉了。
它害怕极了,只能紧闭双眼,似乎在等爸爸妈妈回来。风雨声掩盖了它无助的啾鸣。小孩儿只看到它突然张大了嘴巴,口中吐出许多橙黄色的黏液,似乎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全部吐出来。
你快醒来啊!再不醒来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小孩儿在心底乞求着。雏鸟刚出生不久,还没有力气睁开眼睛。鸟巢在雨水的冲击下倾斜了一点,雏鸟抖了起来,它似乎更害怕了,可眼睛却还是紧闭着。为什么它的爸爸妈妈还不回来呢?小孩儿都要哭出来了。小雏鸟缩在鸟巢的角落里,这时,更加危险的一幕出现了,鸟巢整个倾斜,雏鸟从高高的树上掉了下来。失重的感觉并不好受,也许,雏鸟的妈妈一定告诉过它吧,等它长大了就可以在风中飞翔。
鸟巢先雏鸟一步砸到地上,“砰”的声响吓了雏鸟一跳,就在死亡逼近的一刹那,雏鸟突然睁开了眼。哦,原来是一只羽翼未丰的小白鸟,它努力地探探头,又缩回去。仿佛下定决心似的,它又把头探出来,看了看自己与地面的高度,它奋力向上一跃,挥动稚嫩的翅膀,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飞翔。
“妈妈快看,那里有只小鸟在飞!”小孩兴奋得在沙发上跳起来。窗外,即将落地的小雏鸟扇动着稚嫩的翅膀,迎着风雨,摇摆着飞到了空中。它看到了,看到了这个正被雨水冲刷着的世界,看到了远处正朝它飞来的爸爸妈妈。
生命是柔弱的,也是顽强的。从苦难和悲剧中醒来,敢于承受,不断超越,才能挣脱自身的局限。
升格简评
升格后的文章,删去一些与主题内容无关的内容,精心添加了一些细节刻画,增添必要的故事情节,如此,故事更曲折,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升格之后,开篇点明季节,交代人物,精剪细琢,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修改一些失实、前后矛盾的描写,使内容更为充实,结构上趋于整齐复沓。
为凸显主人公形象,删去过多的环境描写,以及对小孩儿形象的刻画,适当添加对雏鸟的神态、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渲染,叙事详略得当,情节更加扣人心弦。比如在第四段后添加一段对大雨中雏鸟“恐惧、无助”的心理描写,在第七段增添雏鸟“醒来”奋飞的情景,适时点题,反复渲染,形象更为突出,中心更明确。
结尾,添加一段深刻语句,总结全文,照应标题,深化了文章中心,提升了文章的内涵与深度。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