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创新 打破常规 厚积薄发 文与质反思与进步
我的人生巅峰停留在了18岁,那年我写出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当年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考虑到那是在1999年,这个命题画风还是挺骨骼清奇的。对当时的高中生来说,这种半开放式带悬念的命题能当场吓哭不少人——完全在平时的训练范围之外。
其实,过了那么多年回顾我当年的考场作文,你会发现它是一篇特别主流正能量的演讲稿。演讲稿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议论文,而是抒情诗和咏叹调。
在这篇800多字作文的前半部分,我用了3个排比段落,分别“移植”了钱锺书、余纯顺和邵云环3个人的大脑,然后用华丽丽的语言歌颂了钱锺书的渊博、余纯顺的探险精神和邵云环的爱国主义。其实,在那个时候,我跟这3个人都不太熟。
我在高中时代,经历了从“为了兴趣而读书”到“为了装×而读书”的过渡期。怎么秀自己没读过的书以显示渊博?报书名儿和人名儿嘛。
平时的作文竞赛和模拟考试,这招我已经百试不爽了。我飞快地调取自己大脑中的数据,迅速地找到了中国人庄子、王夫之和屈原,西方人柏拉图和里尔克,来匹配我歌颂钱锺书的关键词:渊博。其实这几个人里当时我最熟的就是庄子和屈原,还正经地读过几篇《南华经》和《离骚》,其他的人我都是只知道个名字——但是,这就是我跟其他考生的区别。说到文史先哲,你们只能想起来李白、杜甫、曹雪芹和巴尔扎克,但我能想起来庄子,还能拿腔拿调地管他叫“庄周”,我还能想起来王夫之和里尔克,之前的作文竞赛我还提到过西班牙经典作家费德里戈·洛尔加——尽管我一篇他的小说也没读过,但我知道这个人,而你们不知道,这就足够了。
至于余纯顺和邵云环的故事,前者来自杂志,那个时候刚好是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3周年,我在作文里面用牧马和驼铃这些意象加持在余纯顺身上,还是能唬住不少人的。至于在科索沃战争中遇难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爱国且正能量。3个记忆移植的段落,3个当时去世不久的人的身份标签——文史学者、探险家和爱国英雄。既多元又充满正能量,那个分寸感我当时把握得可好了。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又用了3个排比段落,还押了韵。薪火、沧海、底蕴、贯通……这些高中作文里的“六级词汇”,我一个没落,都串成了句子。至于开头的那个“代题记”——其实当时我连什么是“题记”都不清楚,完全是因为看当时很流行的一套杂文集的很多杂文作家都爱在文章前面加一个“代题记”,就生搬硬套了过来,没想到大家都还觉得挺高级。
回到今天,想想当年的我在高考考场上的满满一篇人名、书名、地名和华丽的寻章摘句凑成的大杂烩,整个就是一个散装零售知识大拼盘。
话说,其实当年交了卷之后,我一直处在惴惴不安的状态。鬼知道它会被分给哪个阅卷老师。我觉得我这篇作文写得很空,全是排比章句和华丽辞藻,而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谆谆告诫过学生:要言之有物,不要空洞无物,可是,我觉得我写得真的挺空洞的啊。
我记得清清楚楚,公布成绩那天是1999年7月22日。早上我坐卧不安地拨打了查分电话(那会儿互联网还没那么普及),分数还没出来。为了缓解焦虑,我下楼去卖了一堆阳台上的废品,喝了两瓶北冰洋汽水。回到家,我妈笑靥如花,声音颤抖地说:“你知道发生什么了吗?你们老师打电话过来了,你作文得了满分,《北京青年报》上已经登出来了!”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