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台湾地区“文白之争”,文言文缩水是福还是祸

时间:2023/11/9 作者: 阳光下微风里 热度: 37122
  夏子杰

  人民日报海外版批其为“文化自宫”

  2017年9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进行新课纲审议,研拟将文言文比例降低,计划采用“三分制”,即文言文、台湾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各占1/3的比例。文言文从现行的50%左右,降至30%,必读古文篇数也从20篇减至10篇,并由网络票选出10篇推荐选文。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民日报海外版更批其为“文化自宫”,而另一方面,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义务教育语文、历史教材,已于9月1日投入使用。小学教材中,古诗文增幅高达80%,在全部课文的占比为30%;初中教材部分,古诗文占比高达51.7%。这是白话文兴起后的百余年来,文言文在语文课本占比最高的一次。两岸对于文言文的不同态度,再一次引发讨论。

  词语释义:文白之争

  “文白之争”的“白”是口头语言的意思。现在作为书面语言的白话文,是建立在唐宋以来北方话的基础之上的。“文”指的是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文言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之后,其形式就固定下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有变化,但基本的词汇、语法、修辞体系等却没有大的改变。而口语的变化则快得多,在魏晋时期,就与先秦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到明、清特别是近代,口语与文言几乎成了两个不同的表述系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民众,不仅无法使用文言,甚至连听懂文言都存在一定困难。在近代中国,曾有一次“白话文运动”,主要提倡者有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然而,此次台湾地区由上向下推动的文言文删减,显然与近代史上的“文白之争”性质不同。

  素材扫描:各方争议

  ◆NO.1 专家看法

  1.支持方:比例不是问题,语言与世界脱轨及教育体制才是原罪

  台湾文学学会理事长林淇瀁:支持台湾教育部门大幅调整语文课纲。偏高的文言文教材比例,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不一定有好处。

  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所退休教授陈万益:台湾阅读素养落后是因为长期僵化的语文教育体制,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拯救学生的语文能力,最根本的是要“解放僵化的升学主义”,而非一直聚焦在选文比例问题。

  台湾医师诗人曾贵海:文言文教育会造成语言与世界脱轨,参考外国,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使用现代英文给学子赏析,而不是让欧洲各国人去读用古代英语写的莎翁作品。

  【小编感悟】语言脱轨,难易置换,莫须有的好处,非集中矛盾,四种态度均或多或少地推动了对拟删减文言文篇幅措施的认同。

  【考场速用】教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获得学习能力。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如何,并不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因此,文言文的比例调整所造成的矛盾,其实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伪命题。在教育的要义上,甚至有些人担心过多的文言文教育会造成语言开放性不足,制约与世界接轨,也是不无道理的。

  ★适用话题: 教育本质;主要矛盾;以人为本;开放性

  2.反对方:一脉相因,传承文化,保留历史记忆

  诗人余光中: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延续了老祖先几千年来的思想、看法和结晶,如果把它抛掉,我们就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政治不该介入语文教育。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威:若高中语文文言课数比率再下降,中产阶级以上的父母,一定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学习古典文学,可能造成非精英阶层孩子学习机会的最大戕害。

  孔子后裔孔维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如何一代代传承下来?最重要的通关密码就是文言文。

  知名作家龙应台:文言文不代表八股,它是汉语的淬炼艺术。从文言文學到什么是语言的精锤淬炼才能更懂得怎么在白话文中挥洒自如、行云流水。

  【小编感悟】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代代相袭,薪火相传。这是中华民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岂能说丢就丢?

  【考场速用】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文言文,需要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不能因为台湾地区一党一派的政治成见,而置文化于不顾,置历史于不顾,做出弃之如敝屣的出格行为。如若丢弃掉了文言文,我们何以让孩子们去了解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又何以让孩子们去接触国家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真的如此,也许千千万万人的灵魂将无处安放。

  ★适用话题: 根;传统文化;历史;传承

  ◆NO.2 网友观点

  3.台湾网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①台湾年轻一代未来在蔡当局删减文言文的影响下,在中文水平方面存有可能拉大与大陆民众的距离,降低跟大陆民众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失去利用大陆资源与市场发展的机会。

  ②我赞成对文言文的调整。文言文很多是无病呻吟和愚忠,日本文学和传统文献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忠诚和信誉。

  【考场速用】文言文的删减,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它已经完全突破了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必须站在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大舞台上去进行综合考量。既不因循守旧,也不急躁冒进;既要大力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着眼于未来、大力革新,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适用话题: 发展;利与弊;批判与接受;去伪存真

  4.大陆网友:背道而驰,自取其辱

  ①远了不说,说个近的。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暗恋时可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明恋时可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而得之可以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求之不得你可以说: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而这些,远非一句“我宣你”所能比得上的。

  ②台湾地区删减教材里的大量文言文,古诗词,无异于挥刀自宫!

  ③看到报道说,大陆在提高教科书的文言文的比例,而台湾地区却在降低比例。温良恭俭让的台湾是越走越远了,一直自居的中华文化正统将要抛弃在海峡那边。endprint

  ④想当初,就因为自己读的文言文数量不足,造成现在阅读经典还有障碍,虽然读起来很痛苦,但是文言文的功底是终身受益的。

  【小编感悟】大陆在孜孜不倦地加大文言文学习力度的同时,海峡另一岸的台湾却短视地大张旗鼓进行对文言文篇幅的删减。这样的对比实在太过鲜明!不知两岸的学生作何感想。

  【考场速用】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基。若不顾舆情,只顾一己之私,执意动用政治手段来删减教材中的文言文,倒行逆施,必将会自食群起而攻之的苦果。如此大力摧毁文化的行为,分明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做派,是文化短视的一孔之见,自然会不得民心,最终也必将以一场滑稽闹剧的方式收场。

  ★适用话题:文化短视;倒行逆施;人心向背

  ◆NO.3 事情结局

  台“教育部”9月10日召开“课审会”审查12年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纲,经过9小时“马拉松式”的审查,4项文言文比例调降方案的表决均未过关,决议文言文比例维持原来台湾“教育研究院”研修小组所提的45%至55%;至于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将不再限于四书,尚可包括五经或诸子百家等相关选文。此审查,也意味着台湾地区高中语文课纲文白争议,经过几周沸沸扬扬,终于尘埃落定,画下句号。

  【考場速用】蒲松龄曾在《狼》一文中写道:“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将这句话,放在此刻的评价里,再合适不过,文言文比例调整,应回归其专业领域讨论,审慎思考。而非想当然耳。

  ★适用话题: 公正自在人心;教训;判断

  素材链接

  大陆新教材在古诗文上增幅多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全国统一,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高考,作为教育体系的指挥

  棒,提升古诗文在高考中的权重,已成大势所趋,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就在近三年64篇的基础上增加了10篇。

  以此次大陆新版初中教材为例,古诗文选篇达到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体裁从《诗经》到清诗,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脉络。学生可借此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中华文化基础。

  【考场速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它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联系。正因为近百年来中国由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才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有自信,也将增加文言文的议题重新落到实处。

  ★适用话题:长远考虑;文化素养;传统文化

  时文凝眸

  删减文言文教育台湾自弃文化话语权

  □霭 琳(台湾资深媒体人 华夏经纬网特约评论人)

  高中语文课纲的文言文占比之争,已非教育层面的讨论,而是拉升到政治议题。西方世界诸如美国的进步,也没有丢掉莎士比亚,台湾地区自弃文言文,等于弃守文化话语权,汉学文化再无中国台湾立足之地。

  高中语文课纲之争,已到了无厘头的对立之争。教育是百年大计,决定高中课纲的“委员”,让大学生担任已有“球员兼裁判”之嫌,居然还开放网络票选。如果“教育”是上一代人的传承对于后生的教导,这就意味着“责任”,用网络投票来决定教什么,不仅媚俗,更是卸责。

  高中语文课纲改革,打算把文言文的占比,从约五成降到三成。理由居然是高中生觉得文言文太难,背诵文言文太难、太费时间了。若是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太难,难道就可以不用学习吗?既然有难度,就代表能鉴别程度,是种门槛;“难”就是要花时间跨越门槛,谁学会了、悟到了,就是赢家。如果课程安排全都“没有难度”,岂不人人自甘堕落,“向下”看齐,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台湾地区在不断地丢掉文言文,同时间,大陆的教育却一步步地捡拾起来,而且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加强文言文教育,香港地区也在增加文言文篇章,久而久之,大陆的汉学底蕴已越积越深,但台湾却日渐浅薄无味;更别提一堆西方“老外”,不远千里来研究汉学。

  已有迹象指出,个别当下的台湾年轻人遑论写一篇连贯文章,连一句完整具备主词、动词、受词的句子都写不出来,很多台湾年轻人用的是只剩“只字”或“词组”这类“火星文”。所学与表达,全都是“片段式”的,缺乏宏观与体系,如何能就一件事进行完整论述呢?

  文言文也承载了历史文化,是传承、是累积,也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如果说,过去台湾地区的教育因学习文言文而能“厚积薄发”,并造就了些许“软实力”,如今欲意删减文言文,简直是自废武功。

  当下是讲究软实力、文创力的时代,文言文也就像“祖产”,如今打算“抛弃继承”了,抛弃后的文化能更富裕吗?

  而当下人工智能、机器人当道,若只学习白话文,人类会的机器人也会,如何凸显人类之优势,由机器人取代一切即可。唯有借由学习文言文,贯彻了解人类文化之精华,才有优于机器人之处。

  (摘自华夏经纬网)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