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是学生空心了,是整个社会空心了

时间:2023/11/9 作者: 相见恨晚 热度: 38711
  徐凯文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从来没有活过。”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尝试自杀未遂后这样说道。

  “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这是又一个同学的描述。

  今年5月,有一天我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的心理咨询师打来电话,说有个来访者是北大学生,现在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我问清事情原委,马上在宿舍里找到这个同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回来。

  今年7月,我和太太、女儿在毛里求斯度假,大约是北京时间14时,我的一位学生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是:“我现在手里有一瓶神奇的药水,不知道滋味如何。”我问他这是什么药水,他告诉我是氰化钾,十秒钟致命。这是我开展过的最长距离的危機干预,当然这个孩子也救回来了,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他们共同的特点,就像他们告诉我的:“徐老师,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要讲的是,这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新情况,我把它叫作“空心病”。什么是“空心病”?我可以把它姑且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有个拿手的撒手锏,就是任何抑郁症患者如果用电抽搐治疗,他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电抽搐治疗对空心病都没用。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他们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当然也给我们机会把他救回来。

  但是,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在一个初步的调查中,我对出现自杀倾向的学生做了家庭情况分析,评估这个孩子来自哪些家庭。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什么样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尝试自杀?中小学教师家庭。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出现这么多问题?我觉得,一切向分数看,忽视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教育观——他们完全认可这样的教育观,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甚至变本加厉地实施,可能是导致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生交流时,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他们带着严重的问题进入高校,进入大学,他们被应试教育,被掐着脖子的教育摧残了创造力。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一个学生做研究老出问题,是非常小儿科的问题。这个导师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一百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错误。我们这些孩子根本没有长大,还在小学阶段。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多看重的是卷面分数,而非学生内涵修养。如果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爱上自己选择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哪里还能“空心”?

  (根据作者“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演讲整理)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19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