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2 0 1 6年1 1月2 7日,伴随着“再难回弯弯曲曲的田野小径……”的低吟浅唱,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开幕大戏——京剧《青衣》首次带妆联排在南京上演。该剧在保留程式化韵味的同时,在唱腔、形体、造型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唱腔创新运用了京剧丰富的声腔板式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时代气息;音乐与人物思绪发展融为一体,很好地推进了剧情发展。
对此,有人认为京剧是国粹,不能随意改变创新;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创新,是更好地继承传统。
你对这种做法有怎样的认识?请根据自己的考量与权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反映传统文化发展现状的作文题。材料以京剧《青衣》在保留程式化韵味的同时融入时代气息为背景,引出对传承与创新这一时代话题的认识。京剧作为国粹,到底该不该创新,到底该怎样创新,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矛盾性的问题。题目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从不同人的认识出发,表达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创新与传承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写得深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技巧一:挖掘深刻内涵
真正的好作文是不满足于将事件讲清楚,将观点说明白的,而是能够对所认识的事件和所阐释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进而揭示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写作“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便可以透过主题的内涵,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思考,得出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从而阐发个性化认识。
技巧二:揭示内在逻辑
每一种事物或现象,其内部各角度、各侧面都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可能是相近或相反,也可能相因或相成。写作“传承与创新”,可以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突出主题的哲理性。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各种思维,准确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以一种理性的认识,展示出鲜明的逻辑性。
技巧三:展开求异思维
通过理性思考,可以实现文章的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则往往借助逆向求异思维。具体分析时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从而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写作“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通过创新带来的利与弊的分析,表达对时代的辩证思考。
原文展示
与创新相伴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三(4)班 周辰彦
成为参天大树,一味地向上抽芽还远远不够。聪明的人,会在每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寻找枝繁叶茂的机会。【以登上高楼类比,引出写作内容,虽然做到了开门见山,但中心没有明确。并且开始的喻体是攀登大楼,突然转化为在春天寻找枝繁叶茂的机会,太突兀。】
从春秋到战国,从唐宋到明清,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宛如一支优美的歌谣,在时代的舞台上,响彻云霄。京剧《青衣》在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上亮相,把程式化保留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创新。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将思绪与音乐融为一体,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
文化像是一江春水,向东奔流不止。文化是纯净的,是比清水还透彻的存在,传承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记得曾经的故事,让曾经的单纯,留住今日心中的一方净土,半亩清欢。像是有种魔力,让人久久难忘。驾一叶扁舟,如苏轼般,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行进于文化的长河之中,感受到的定是一番惬意与温馨。【以生动的比喻,引出对文化的理解,并以苏轼《赤壁赋》中的情境,拓展了写作的主题,但整个分析与前后文缺少联系。】
唐三百,风雅颂。古今盛,洛阳城。长歌采薇的风韵代代相传,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创新的陪伴。自古以来,传统文化都在发展与现实的夹缝中生存,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该只是污染和尾气,在这片高速运转的大地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汲取创新的养分,让传统文化变得枝繁叶茂吗?【再从古到今,对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以一个反问,突出了对文化现状的关注。】
好的创新,是推动文化传承的催化剂。创新,从来都是时代的主旋律,把旋律与文化相织相融,才会编织出动听的音符,荡漾在心间,沁人心脾。时代会变成进步的时代,文化也将在幽黑的夜空中熠熠发光,照亮归途。【对创新的作用进行思考,但分析不够深刻,没能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性。】
《五经》要走向世界了,我想这是传承的进步。不再拘泥,成了发展的真谛。一个民族的艺术发展,必须以高尚的文化精神作为人文导航。如果有一天,全民族,全社会都为人文精神而付出沉重代价,那这样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论据很典型,但在安排《五经》走向世界这一论据时,对其具体内容交代不清,就显得缺少可信度。】
文化是一种生命的情感,文化就是要去追求和表达灵性之形象。好的传承,不再是刻板的发展;好的传承,应与创新相伴。
春去秋来,浅浅的时光中,我们渴望在微风清凉的夜晚,與明月相伴,感受文化的硕果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是精神的果实,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不要把经典拋之脑后,请守候我们的信仰,与创新相伴,收获文化的果实。【结尾以诗意表达,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诊断报告
文章从“创新”这一角度构思,表达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但是,整个内容在写作深度上仍没有过关,逻辑方面也欠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1.论证不充分,思想不深刻。作者在各主体部分对话题的分析,虽然能够点到中心,但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显得论证不充分。尤其第五段内容,论证明显缺乏力度,主题不够突出。
2.逻辑不清晰,论述不严谨。文中整体的论证思路比较清晰,但第三段内容内部逻辑不是很清晰,不能充分表现出话题的内涵。
3.论据不充分,第六段,在安排《五经》走向世界这一不为人们熟知的论据时,没有具体交代事件的内容,这样,就给人一种缺乏论证力度的感觉。
升格建议
中心突出,才能展示出论证的力度;逻辑严谨,才能让写作充满条理;论据充分,才能让观点更加鲜明。升格时,可以通过对各段落进行恰当的修改,使之能够表现出写作的深度。具体而言,可以对第三段内容进一步梳理论述的条理,使之能够做到层次清晰。可以对第五段内容进行适当润色,使之能够表现出思想的深度。第六段的论据进行恰当更具体的理解,使整个论述有据可依。
升格佳作
与创新相伴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三(4)班 周辰彦
想要登上摩天大楼的顶峰,一味地笔直前行是做不到的。聪明的人,会在每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寻找枝繁叶茂的机会;优秀的文化,则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才能散发出艺术的光芒。【调整写作内容,突出“创新”主题,做到了中心明确。】
从春秋到战国,从唐宋到明清,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宛如一支优美的歌谣,在时代的舞台上,响彻云霄。京剧《青衣》在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上亮相,在程式化保留的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创新。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将思绪与音乐融为一体,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
文化像是一江春水,向东奔流不止。纯净,是文化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告诉我们,一种好的文化形式,是比清水还透彻的存在。这些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历史的记忆,承载了太多艺术家的汗水。传承每一种文化,珍藏每一份历史记忆,在整个民族的内心深处留住一方净土,半亩清欢,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文化带给我们的冲击力,像是充满了魔力,让人久久难忘。真想驾一叶扁舟,如苏轼般,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行进于文化的长河之中,感受到的定是一番惬意与温馨。【对整个分析进行了逻辑上的调整,这样,前后文之间便建立起严密的逻辑性。】
唐三百,风雅颂。古今盛,洛阳城。长歌采薇的风韵代代相传,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创新的陪伴。自古以来,传统文化都在发展与现实的夹缝中生存,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该只是污染和尾气,在这片高速运转的大地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汲取创新的养分,让传统文化变得枝繁叶茂吗?
好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傳承的催化剂。创新,从来都是时代的主旋律,把旋律与文化相织相融,才会编织出动听的音符,荡漾在心间,沁人心脾。正是因为具有创新意识,屠呦呦在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启发下带领团队研制出青嵩素,不仅让传统文化在世界医学的发展中熠熠生辉,也推动了中医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就像一棵树,在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旁枝侧芽,这就需要不断地修剪,才能使之长成参天大树。时代会变成进步的时代,文化就像历史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创新与发展之路。想想,这不正是白居易“推陈出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吗?文化发展过程中,作为传承者,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以创新的态度让文化更具时代感,更有生命力。【充实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以生命比喻表达对创新的思考,体现出鲜明的哲理性。】
2016年,由各国学者参与的《五经》翻译工作正式启动,各国学者共同参加,全力翻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这表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一次走向世界。我想,这就是传承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不再拘泥于国家、民族的界限,这就是创新的标志。一个民族的艺术发展,必须以自身的文化精神作为人文导航。如果文化只固守在自己的圈子里,那么有一天,这个民族便会为愚昧与无知而付出代价,那这样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对论据进行具体交代,将论据与主题的关系充分表现出来,增加了可信度。】
文化是一种生命的情感,文化就是要去追求和表达灵性之形象。好的传承,不再是刻板的发展;好的传承,应与创新相伴。
春去秋来,浅浅的时光中,我们渴望在微风清凉的夜晚,与明月相伴,感受文化的硕果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是精神的果实,经典是文化的果实,如果能够将经典创新,就会让文化绽放更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不要把经典拋之脑后,请守候我们的信仰,与创新相伴,收获更加繁硕的文化果实。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恰当润色,以更充分的论证,表达了对传承与创新这一关系的深刻认识,论证深刻有力。开头的进一步引申,使观点落到实处。第三段内容在逻辑上进行了合理调整,使整个内容与前后文建立起紧密联系,使论证更具逻辑性。第五段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理解,挖掘出本质特征,增加了思想深度。第六段内容则对论据进行了适当润色,使交代更加清楚,也更具说服力。通过升格,文章表现出清晰的条理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