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前总抱怨,没有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写作。
那时,我刚离开校园。跟《欢乐颂》里演的一样,我和朋友们合租。我们一起做饭,轮流刷碗,看电影、聊八卦,各自恋爱。须臾半年过。一日,我路过一所大学。漫步林荫道,看叠满爬山虎的阶梯教室,白色尖尖角的图书馆,我忽然有些心痛: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读书,和文字消磨了。可现在,支离破碎的时间,一系列要解决的人生大事……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又一日,因工作事,我去观摩一部纪录片。纪录片关于西南联大。几个情节,我印象深刻——为生活所迫,闻一多刻印去卖,梅贻琦上街兜售糕点,华罗庚住的地儿,楼下是牲口圈,而他在楼上科研。回程路上,我搭一个前辈的顺风车,她是纪录片的主创,问及我的观感,我叹息:“那些学者,拥有最高级、灵动的灵魂,却在特殊时期,把精力浪费在琐碎生活、稻粱谋上,偌大的世界,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真让人心酸。”
前辈显得诧异:“谁告诉你没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你印象中,理想的书桌是什么样?”我仔细搜罗记忆——中学时,老师推荐我的作文去某刊物,长达半个月,每晚,我认真修改,工整抄写,家人路过都走路轻轻,生怕打扰。大学时,自习课,写了得意的诗或文章,会小声吟诵给自己和最要好的朋友听。还有,我幻想过的,在静静流淌音乐的咖啡厅的一角,抿几口卡布其诺,写两行字。……
“也就是说,你的学习,读或写,是件大事儿,全世界都得为你静音,柴米油盐都不要来分你的心,你只管写,对吗?”前辈忍俊不禁,“可成人的世界,不可能有这样的书桌;各种角色要扮演,各种事情要忙碌,没有人再为你的精神享受和追求创造真空、买单;你只能做到,想干什么一直干,顺应万变挤时间。”
她继续谈,谈她眼下的生活,除了纪录片,她刚从海军某部采访回来,在职读MBA,有个剧本是个人兴趣,请了十天年假打算改完,现在,她要去医院,她的妈妈动手术,今晚她值班……“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最结实、安静的书桌,是你随时可以阅读、思考、创作,哪怕嘈杂、繁忙、障碍不断,也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日夜兼程。”她盯着前方。
她把我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拐弯去医院。我后来才知道,那晚,她的妈妈睡了,她把病房里可移动的小桌子推到走廊,劳动至半夜,她的剧本就是这么改完的。
而我也想到半夜—— 关于“最结实、最安静的”“节奏”“方向”,以及“日夜兼程”。
(冯国伟摘自《仅记住所有快乐》)
【觀点引路·顺应万变挤时间】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把没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归结到“我太忙了”——忙家庭、忙生活、忙工作……忙得迷失了方向,忙得失去了自我。文中的“前辈”也一样忙,但她却能忙里偷闲,给自己一片安静的空间,意气风发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积极行动起来,哪有时间挤不出来呢?
【观点引路·坚持目标】
许多时候,由于缺少执着的坚持精神,我们心中的目标不知如何兑现。与其迷茫,不如学习别人,“想干什么一直干”,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日夜兼程。不为时间所累,不被空间所限,坚持努力,理想生活肯定会越来越近。
(特约教师 杨艳梅)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3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