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盲不可怕 美盲才可怕

时间:2023/11/9 作者: sweet 热度: 36560
  拾遗

  【适用话题】审美 诗意 情趣快与慢 生活的质量

  林少华是我喜欢的翻译家,最近读他的随笔集《异乡人》,其中有个细节令我莞尔——“某日早上,我悲哀地发现,大弟用叫‘百草枯的除草剂,把院落一角红砖上的青苔喷得焦黄一片,墙角的牵牛花被药味儿熏得蔫头耷脑。问之,他说:‘青苔有什么用,牵牛花有什么用,吃不能吃,看不好看!悲哀之余,为了让他领悟青苔和牵牛花的美,我特意找书打开有关图片,像讲课那样兴奋地讲了不止一个小时。不料过了一些时日,他来园子铲草时,还是把篱笆上开得正艳的牵牛花利利索索连根铲除。我还能说什么呢……”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这句话时,就想起一位朋友,作家晚睡记述过身边亲朋的生活,这段文字是很多人的审美写照:她在网上晒自己家的一日三餐,土豆、豆角、茄子,看起来挺誘人。只是这盛菜的器具,忒寒酸了点,塑料盆、搪瓷缸、小铝锅、不锈钢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朋友吐槽她餐具过分混乱和粗糙,但她说:“盘子的目的是装菜,不漏不洒就行了。”她女儿的全身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小孩子不懂美,而且长得快,买新衣服是浪费。”……

  这个“她”,是不是很像我们自己?五岁时,我们为了捉一只蝴蝶,而跑了两公里的稻田。十岁时,我们为了一支冰淇淋,而问遍了大街小巷的商店。十七岁时,我们为了一个喜欢的人,而倾尽所有飞往一个陌生城市。但现在,有人叫我们去看年少时渴盼的海,我们却说:树下有块石头,还跑去看海干吗?

  我们越来越喜欢说一句话:“凑合凑合得了!”出于自我美化的本能,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用否定远方来寻求安慰。看到别人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上去干吗,上去你也得下来。”“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我们就这样成了美盲,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

  吴冠中说:“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喜欢清朝生活家李渔的那个故事。李渔想修一座凉亭,许多人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土豪李富贵。凉亭落成那天,土豪对李渔说:“谁先想好名字,就用谁的。”李渔怕土豪出语恶俗,拦了一下说:“且停停。”土豪说:“还停停什么,我想好了,就叫富贵亭!”李渔说:“我不是先说了吗,叫且停亭。”接着,李渔吟出了那副著名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肠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找个地方发发呆,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立冬那天,深夜侧耳细听,竟然听到了树叶沙沙的声音,那不就是冬天到来的脚步吗?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

  【素材分析】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路上,以至于现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却忘了还可以追求更美的生活,像作家晚睡所记叙的人在我们身边一定不少。切莫因为观念的局限而成了美盲。毕竟,听得懂牵牛花的歌唱,看得见青苔的欢笑,闻得到远山木叶的芬芳,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

  【速用名言】

  1.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音乐人 高晓松

  2.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德国诗人 席勒

  (特约教师 刘光)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