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忌面面俱到,宜主次分明

时间:2023/11/9 作者: 晓霜 热度: 33845
  王淦生

  真题呈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的特点是:

  第一,隐含育人功能。作文题要求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现象做出思考。其实,这是每个现代公民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也值得具有现代意识的高三学子思考。引导考生对有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体现了高考作文题独特的育人功能。第二,关注思维品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作文水平的高下又往往取决于思维品质的高下。注重思辨是上海卷高考作文题长期形成的特点,今年亦是如此。这道题目虽然没有像以往几年的作文题那样用两个概念构成比较明确的相互关系,让考生进行思考和辨析,而只是对一种现象做出思考,但是题意中依然隐含着多组具有思辨色彩的论题,如评价他人与反省自身、发表评价与坚守底线、评价与个体成长、评价与社会发展、公开与隐私、开放与自律等。由此延伸出去做辩证思考的问题还有许多。第三,注重生活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今年的作文题特别重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求考生能对“越来越常见的”生活做出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导向明显而积极。应该说“评价他人的生活”确实是一种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对此,考生有足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而考生的视角一旦与自身的人生体验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接,就能左右逢源,有话可说,且容易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第四,体现开放原则。这道作文题的开放度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写作的空间。因为选取的材料是考生熟悉的生活,所以有利于考生调动积累,激活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选择值得写又写得出的视角和立意。只要考生有足够的积累、敏锐的思想和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能尽情挥洒,一展才华,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原文呈现

  评价他人的生活,是错还是对?

  (题目提示了文章内容,但未揭示出文章的立意。从整篇文章的倾向性来看,作者是站在“反方”立场的,即否定无度、无原则地评价他人。因此,宜对这则标题做适当修改。)

  □上海一考生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八卦”的时代。明星名人的婚恋隐私、衣食品位被人津津乐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人生活也被人评头论足。

  喜欢评价别人生活的人,名声往往不太好。整天拿别人道德说事,是谓“卫道士”;整天刺探传播别人隐私,是谓“八婆”;整天挑拨是非,是谓“长舌妇”;刻薄尖酸、揭人短处,是谓“毒舌”——看看,都不是什么好词儿吧?

  明知不好,还热衷于评价他人的生活,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价值观一旦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个人选择,“百花齐放”的同时,“众口难调”就难以避免。比如说以前人们的头发又黑又直,但后来有人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烫得比方便面还卷。站在不同立场、观点各异、好恶不一的人们,就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评头论足就在所难免。极端的人甚至还会付诸行动——据说当年喇叭裤刚流行时,就有反对者剪别人的裤腿。(虽然文章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陈述,但因为过于全方面而使文章显得不痛不痒。所以,本文的论述重点应当放在否定妄议他人这方面,而不是四平八稳,做全方位分析。)

  “评价他人生活”到底是错还是对?不能一概而论。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这些规范要贯彻到生活中,社会评价必不可少。这样的评价能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得到褒扬,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言行受到贬抑,进而激浊扬清,匡扶世风。(根据“先主后次”的原则,这段“辩证论述”应当移至倒数第二段,在强调“不宜无度、无原则地评价他人”的基础上做补充论述,而且须点到为止,要言不烦。)

  但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品头论足一番,那不是健康的社会评价,而是庸俗八卦。评价他人的“度”是什么?一般认为,可以评价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属性的部分,不应评价属于私人属性的部分。比如在公共场合是否排队上车、随地吐痰,这些行为具有公共性,属于公共道德,就应该纳入社会评价的范畴。但是那些私密生活、个人隐私,比如情感婚恋、个人偏好,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个人就可以自主决定,自由选择,别人不应该过多窥探,过多评价。

  评价他人的生活还有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对一些先天决定,又容易引发争议的事项,不应过多评价。在欧美国家,最典型的就是种族肤色。在我们国家,当一个人的出生地域、身高相貌、阶层属性偏于负面,最好也不要评价。喋喋不休评论别人的出身和长相,开口闭口“地图炮”,不但“政治不正确”,还显得缺乏教养。(这两段应是论述的重点,位置要适当前移,内容还可以适当充实。)

  当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生活时,最好的原则是“慎言”。因为,“理解和宽容”是珍贵的美德。(文章的结尾很棒,如果与后移的第四段结合起来,则会更加严丝合缝,使整篇文章既重点突出,又无偏颇之感,成为一篇上乘之作。)

  诊断报告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思想,也较有深度。但是作者犯了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常犯的错误,这就是:写议论文总是担心遭到阅卷老师和读者的“偏激”的诟病,而喜欢把文章写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不管提出什么观点,文章写到一半,总要来个“话说回来”,来个“辩证思考”。其结果是,追求“面面俱到”,却使文章“面面俱不到”。因为仅仅800字的文章,要想把问题说深、说透,就必须集中笔力,重点突破。即便一定要“辩证分析”,也应要言不烦,点到为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议论文中的名篇佳作,四平八稳的“社论体”难见踪影。

  修改意见

  一是改换标题。应将模棱两可、语意含糊的标题改得旗帜鲜明。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明快”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你不能让阅卷老师去揣摩你的立意。二是调整思路。如果一篇文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论点,一般宜用由主到次的顺序。根据本文开头的铺垫和蓄势,就适宜采用先主后次的顺序,即先论述“不宜妄议他人”,再补充交代恰当地评价的价值。不宜交叉论述或主次不分,因为这容易给人以思维混乱之感。三是适当增删。重点论述的内容,要适当充实,使论述充分;补充交代的部分,宜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阐述。

  升格佳作

  慎言——评价的原则

  (改后的标题源自文章末段的一句话。以之为题,内容上揭示了作者的观点,表达上又有分寸感,不过于生硬和绝对化;结构上题文呼应,使文章更具整体感和凝聚力。)

  □上海一考生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八卦”的时代。明星名人的婚恋隐私、衣食品位被人津津乐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人生活也被人评头论足。

  喜欢评价别人生活的人,名声往往不太好。整天拿别人道德说事,是谓“卫道士”;整天刺探传播别人隐私,是谓“八婆”;整天挑拨是非,是谓“长舌妇”;刻薄尖酸、揭人短处,是谓“毒舌”——看看,都不是什么好词儿吧?

  明知不好,还热衷于评价他人的生活,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价值观一旦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个人选择,“百花齐放”的同时,“众口难调”就难以避免。比如说以前人们的头发又黑又直,但后来有人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烫得比方便面还卷。站在不同立场、观点各异、好恶不一的人们,就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评头论足就在所难免。极端的人甚至还会付诸行动——据说当年喇叭裤刚流行时,就有反对者剪别人的裤腿——这事儿若搁在今天,人家可告他“侵犯人权”,因为穿衣戴帽完全是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增补最后一句话,将“穿衣戴帽”与“人身自由”相联系,正是为了自然过渡到下文的议论。)

  在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里,那些私密生活、个人隐私,比如情感婚恋、个人偏好,就像某某影星的饮食男女、某某主持人的炒股理财、某某运动健将的广告代言……只要他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他就完全可以自主决定,自由选择,别人就没有必要过多窥探,过多评价。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品头论足一番,那不是健康的社会评价,而是庸俗八卦。

  评价他人的生活时,还有一个底线不能逾越,这就是“政治正确”的问题。比如对一些先天决定的或容易引发争议的事项,就不应过多评价。在欧美国家,最典型的就是种族肤色和宗教信仰。在我们国家,当一个人的出生地域、身高相貌、学历层次以及阶层属性偏于负面时,最好也不要评价。喋喋不休地评论别人的出身和长相,开口闭口“地图炮”,不但“政治不正确”,还显得缺乏教养。个别小品、相声演员在演出中专挑别人长相上的缺陷冷嘲热讽,这就不仅是庸俗、粗俗、低俗的表现,更是一个人的素养甚至教养方面的问题。(以上两段是全文论述重点,所以在内容上也做了适当补充,使论述更具体,更贴近现实。)

  那么,是否我们就该对他人的一切行为熟视无睹、噤若寒蝉?非也。评价的原则是,可以评价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属性的部分。比如在公共场合是否排队上车、是否大声喧哗,这些行为具有公共属性,属于公共道德,就应该纳入社会评价的范畴中去。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这些规范要贯彻到生活中,社会评价就必不可少。这样的评价能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得到褒扬,使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言行受到贬抑,进而激浊扬清,匡扶世风。不应评价属于私人属性的部分,只要无碍法律法规、公共道德,任何私人属性的东西我们都无权置喙。(将原文的第四、第五段的部分内容移至此处并加以合并,交代了评价的原则,以及符合原则的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对上文主要观点的一种补充,所以用语上要力求简明扼要,点到为止。)

  当你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生活时,最好的原则是“慎言”。因为,“理解和宽容”是珍贵的美德。(最后一段是观点的重申,又与标题照应,有“豹尾”之功。)

  总体评价

  修改后的文章优点有三:一是观点鲜明,立意精粹,规避了面面俱到而无法突出重点的弊病。二是思路顺畅,思维清晰,使读者更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认同作者的观点。三是内容充实,贴近现实,避免了一般议论文枯燥空洞的流弊,使文章生动鲜活,针对性强。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20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