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10万+”正在毁了全球新闻业

时间:2023/11/9 作者: 城市一角 热度: 38959
  左流之

  8月份的十大新闻是什么?

  作为一个手机深度依赖症患者,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王宝强离婚,洪荒之力少女傅园慧,郎平王者归来……

  每天数亿条微博、2000万个微信公众号和1000多个新闻类客户端,每天收到成千上万的信息,我们能够记住的,往往不多。对那些传播力惊人的信息,微信公众号有一个特别深入人心、特别简单粗暴的标准——这就是新媒体人的魔咒和梦魇、传统媒体人的艳羡与五味杂陈:“10万+”,要命的“10万+”。

  你知道微信一天有多少“10万+”吗?

  新榜监测的8月份数据显示,基本在600~700篇之间。而按照微信公布的数据,每天微信公众号提交的群发信息在70万,就算每条群发信息只有一篇文章,也就是千分之一不到的概率。

  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总量是8亿左右。也就是说,大概5亿人和我一样在手机上阅读。而那些“10万+”,吸引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

  2015年8月,媒体人“馒头大师”曾记录过一个故事:8月6日,方小东一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完成“深八影视圈”当天的推送时,正好传来了宁泽涛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历史性夺冠的消息,还没吃晚饭的方小东立刻意识到这是个“爆点”,他很快又打开笔记本电脑,决定熬通宵再写一篇。第二天早上6时56分,《你只看到宁泽涛的阳光帅气,却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伤痛》一文推送到了“深八影视圈”的所有粉丝手机上。今年8月,王宝强深夜宣布离婚,“深八影视圈”凌晨4:43就推文《王宝强自曝校花老婆出轨经纪人,从一见钟情到狗血离婚这七年发生了什么》,又是“10万+”。

  “10万+”,不仅左右着新媒体人,也在改变着传统媒体。中外皆然。

  《纸牌屋》第一季里有张政经大报叫《华盛顿先驱报》。这张报纸在新媒体冲击下日子难过,但主编对出版人说:“什么微博博客富媒体,都是狗屁。他们不是这张报纸生存的根基!我们有着一批渴望严肃新闻的读者,他们才是我每周工作80小时的动力,我不会迎合那些所谓的潮流。”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击掌叫好的冲动?可说完这话,主编就卷铺盖走人了。电视剧里的《华盛顿先驱报》在自己最具优势的业务——政治报道中,被一个叫slugline的新兴网站打败了。这家网站的办公室没有桌子,大家席地而坐,记者在iPhone上写作;也没有三审制,主编要求记者“在我在别的地方看见它之前把新闻发上网站”。

  但美国人还是嫩了点。国内的2000万微信公众号,别说三审制,别说桌子,很多连iPhone也没有一个。精英化和专业化曾是这个行业顶尖人才赖以自豪的地方,用央视评论员杨禹的话说,“是媒体,就要提供负责态度、客观信息、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能力,要守得住自己的品质和格调”。

  只是,无论中外,这种坚守及背后的高昂成本,在社交媒体时代都显得不合时宜。自媒体深深地改变了世界,它曾让我们相信,我们会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

  就如同自媒体的定义讲的,“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2010年我还写过一篇论文《论新闻“众包”的可能》,鼓吹自媒体春天的到来。8月是微信公众号4周年,新榜发了一篇文章叫:《假如没有公众号,我可能要多奋斗十年》,采访了众多成功的自媒体人。我对其中一句话印象很深:你们真的相信没有微信只用多奋斗十年吗?

  这确实是内容生产者的春天。但对新闻来说,也许不是。

  就目前来看,互联网上的内容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更像一门生意,而过去100年来逐步形成的新闻专业主义正在坍塌。

  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时说:格雷厄姆家族的两类勇气我希望能够学习。第一种勇气是,他们会说:等一等,要确认,不要急,再找个信源,因为新闻报道关乎实实在在的人,这和他们的声誉、生计及家庭都利益攸关;第二种勇气是,他们会说:追踪报道这件事,不管代价有多大。

  我们现在说这两句话也许有点矫情,但除了“10万+”以外,我们还是值得拥有更好的。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20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