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草根?其实草根很便宜,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都是这些不上档次的东西,我们比不了人家大棚里的香椿芽、韭黄。
2.人心弯弯曲曲水,世路重重叠叠山。
3.真放肆不在饮酒放荡,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
4.人在天涯,身不由己,风雨踏歌行。江湖子弟,拿得起来放得下。放不下,也得放。活一百岁的没几个人,开心就笑,不开心待会儿再笑。高高兴兴比什么都强,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一辈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郭德纲《过得刚好》
人物评价
1.这个人绝对聪明,而且在相声上下了很大工夫。我们这代人,在30多岁的时候,达不到他的这种水平。他是在事业上很有心的人,听了就能记住,接受能力、求知欲都很强。而且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成功完全是通过走市场,在市场打拼,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平地抠饼”,经过了观众的检验。
——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 马志明
2.(2011年)前几天看到人民的日报上发了一篇和人民的趣味貌合神离的评论,核心是说郭德纲的相声庸俗,也贬低了拥戴群的品位。我不敢苟同。公允地说,郭德纲的幽默绵里藏针,谐谑虚伪又不吝包容。他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化悲愤为可笑。
——著名导演 冯小刚
3.曾经有人问过我,拿一个动物比喻你师父,当时我觉得是狮子。让小孩觉得很可爱,让喜欢他的人更喜欢他,但是会让我们这个圈里的人害怕他,因为他身上有让人害怕的东西。
——郭德纲徒弟、德云社相声演员 岳云鹏
人物印象
一、坚忍:孤独坚持终于迎来掌声
郭德纲出生在拥有大批相声爱好者的天津,他从小就喜欢听戏曲、相声、评书。8岁时,他拜师学习相声,后来曾在天津多个文艺团体学习、演出。
为了在相声界发展,郭德纲曾“三进京”。1988年,15岁的郭德纲第一次进京,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边的一个说唱团,在团里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后来,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又来到北京,但因为找不到接纳他的相声表演团体,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天津了。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京。这一次他从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直到这一次进京,他才正式立足。而这期间,他也备尝艰辛,曾落魄到必须把身上仅有的一块怀表当掉,才能换两个馒头的地步;而且,有一次说相声时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但最终,他靠着不屈的坚持,借助网络,迎来转机,2005年末到2006年初,他成为人们口中热传的人物。
【素材入文】“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歌词是郭德纲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面对生活的困窘,面对只有一个观众的尴尬,是信念让郭德纲勇往直前,是坚持让郭德纲直面困难,并战胜困难。最终,生活没有亏待一个努力的人。
【适用话题】梦想;信念;坚持;成功
二、实力:独特风格带火相声艺术
郭德纲的相声何以如此吸引人?媒体分析大致有三:首先,郭德纲有很扎实的相声基本功,说、学、逗、唱样样都行。他还擅长把现实生活中的笑料加进传统的相声中,这就让相声这种传统曲艺形式,在留住年长观众的同时,对年轻观众有了号召力。
其次,郭德纲的相声敢于针砭时弊。相声的生命力在于幽默与讽刺。郭德纲的大胆,正是他受到叛逆的年轻一代喜爱的原因之一。
再次,郭德纲坚持在剧场演出,使演出效果明显好于面对电视镜头的相声表演。郭德纲这些年来一直在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的小剧场里说相声,这样,台上台下有了互动和交流。郭德纲说相声时,常有大段的即兴发挥,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其实,在没有郭德纲之前,相声一直在低谷徘徊,甚至出现了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的现象。但是郭德纲的横空出世带给了相声这块即将枯萎的农田久违的甘霖,不仅让观众重新对相声有了新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相声艺术的发展,更给相声界培养了曹云金、岳云鹏、郭麒麟这样的后起新秀。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认为,郭德纲不仅带火了相声艺术,而且让大家认识了相声的魅力,是整个相声界的好事。
【素材入文】哲学上讲,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传统相声日益萎缩之际,郭德纲的相声采用新形式,引入新内容,适应新口味,让人耳目一新。传统曲艺要传承,但与时俱进的传承才能走得更远,郭德纲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适用话题】传承和创新;特色;与时俱进;实力
三、挫折:家长制致师徒分道扬镳
1996年,郭德纲和张文顺(已故)、李菁、王文林、于谦等人用心血和汗水打造了“北京相声大会”这一品牌,并且培养出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刘毅)、栾云平、孔云龙、岳云鹏、李云杰等优秀的青年演员。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那时已经有了十几名成员,并从那年起改到天桥乐茶园演出,于谦也正式成为郭德纲的搭档。
正当郭德纲风生水起时,“后院”起火。2008年9月,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德云社,使声名鼎沸的德云社首遭重创。2010年8月,李菁、何云伟也宣布退出;两个月后,曹云金、刘云天又退出。同伴徒弟的出走,让郭德纲伤透了心。对德云社家长制管理的争议随之浮出水面。
相声界讲究辈分,遵守秩序,要的是一个秩序井然,台上无大小,但台下必须守规矩。而投身相声业的年轻人要的是,付出马上就能看到收获,收入必须与劳动匹配,再加上观念中有平等意识,不愿守着老礼过日子,有名气后想退出单干。郭德纲和退出徒弟们的矛盾,就是传统与现代理念的矛盾,是保守与开放心态的矛盾。
不管怎样,徒弟们的毅然出走,已是对师父威信的极大挑战。这让把徒弟当儿子看的郭德纲难以接受。他对此耿耿于怀。以此为鉴,痛定思痛后的郭德纲重新制定演艺合约:5年或10年,以法律约束。重签合同后的德云社与演员的关系,类似于经纪公司和艺人。而在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徒弟出走事件。
【素材入文】郭德纲管理实行老规矩,徒弟们却有新形势下现实的需要,当老规矩不能适应新需要,矛盾产生不可避免。幸好,郭德纲及时反思,改进制度,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由此看出,传统固然需要坚守,适时改变也是必然需要。
【适用话题】传统与变革;与时俱进;改变
四、情怀:虽然难矣,初心不变
2016年,德云社迎来20周年庆典,冯小刚、张国立等重量级明星纷纷前来助阵。论出身,郭德纲可谓草根中的草根,早年的他还曾落魄到吃不上饭、交不起房租的地步。而如今,他却坐拥横跨导演、演员、主持多界的豪华朋友圈,实属不易。然而创业难,守业亦不易。
一直以来,郭德纲都本着朴素的理念,希望传承传统技艺,将传统相声复兴光大。可时代在变化:十年前,他的走红是由相声票友的小群体逐渐扩展到大众,最初追随他的粉丝,都是被他一身的本事所折服。十年后,徒弟岳云鹏的走红,靠的是一首《五环之歌》和“我的天哪”系列的表情包。传统老艺人那种“三五分钟一个包袱、铺平垫稳”的传统作品,早不被观众所认可。
十多年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德云社、了解相声,他和他的徒弟都登上了春晚,今年岳云鹏还参加了喜剧类比赛节目《欢乐喜剧人》,可《欢乐喜剧人》已不是他心目中的相声的样子。对于相声是否能长盛不衰的疑问,现今已经43岁的郭德纲叹了口气:“元杂剧到今天不就没了,没就没了吧。”但他清楚,相声尚未成功,自己和同行仍需要努力。
【素材入文】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郭德纲用身体力行努力丈量。虽然其间曾历经沉浮,未来依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实现理想的心未曾改变。郭德纲曾说过:“现在的相声行业要比十几、二十年前景气很多,但现在还没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而要达到理想的状态,他们依然任重道远。
【适用话题】理想与现实;坚持;过程与结果
典故链接
“德云社”名字的由来
德云社最初叫“北京相声大会”。当初组建德云社的初衷也是希望团队更正规一些。“相声大会”只是一种演出形式,代表一个地域特征,不像一个相声团体的名字,于是才想叫“北京德云曲艺研习社”,徐德亮认为太拗口,最后改为“德云社”。
“德”、“云”来自师徒的名字:
师傅“德”字辈:郭德纲的名字是按照家族的族谱排行取的。徐德亮、张德武当初感觉他这个“德”很好听,于是把徐亮改成徐德亮,张成武改为张德武。
徒弟“云”字辈:相声界有规定允许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字。正巧张文顺先生很喜欢“云”字,他的书房也叫“听云轩”,这样便有了何云伟、曹云金。
名词解释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起源于华北地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20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