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不少少年心中的快意江湖,在那里,朋友间的友谊纯粹而热烈,一言不合就使出绝招。然而当这份“豪情”回归现实,可能是一损俱损的血肉模糊。为了帮好友出气的徐彤也许没想过,她的这份豪情,除了毁了报复对象,也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跟其他一些校园暴力肇事者不同的是,徐彤被判刑了。
2016年6月15日上午,江苏连云港市中院二审庭审中,齐耳短发的徐彤在做最后陈述。徐彤是“连云港电大一女生被辱事件”的施暴者之一。2015年5月,包括她在内的4人,对连云港电大一女生殴打、剪发、烧头发、拍裸照并上传至网络,引发全国关注。事实上,徐彤并不认识被打的女生,打人的动机是“想帮好友陈丽颖出气”。
徐彤的家位于连云港市老城区的一个综合市场旁。父亲徐志平非常重视女儿的学习。在徐彤中考失利后,徐志平花钱把女儿送进重点高中。他希望女儿能 “吃得苦中苦”,努力成为“人上人”。然而开学后,徐彤总是提及压力问题,厌学随之而来,抵触情绪严重,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喊大叫。
在一次争吵中,徐彤曾透露自己痛苦的根源在于缺少父亲真正的关心。她提到小时候多次被同学欺凌的经历。“小学时被同学摁倒在草坪上,被人骑在身上打。”那时,徐志平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到市区工作,徐彤的母亲在各地打零工补贴家用。从不“护短”的夫妻俩,听说孩子被欺负,大都让女儿找自己的原因,“人家为什么不打别人就打你呢”。
为了缓解压力,2014年上半年,徐彤开始休学在家。离开家庭和学校的“束缚”,徐彤在外面认识了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朋友,陈丽颖就是在这期间认识的。陈丽颖今年20岁,比徐彤大两岁,父母在她约4岁时离异。跟着父亲陈春生活的陈丽颖初二那年就辍学了。而陈春外出打工,无暇再管女儿。陈丽颖开始在社会上“闯荡”。徐彤身上没钱了,陈丽颖会帮助她,经常请她吃饭。从朋友身上获得的温暖,让徐彤愿意为朋友“挺身而出”,并为此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
女儿出事后,徐志平不再一心往工作上扑。“你那么努力,现在还不是混成这样?”女儿曾经的反问常常回响在他脑海里。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他逐渐意识到更大范围的问题。校园暴力事实上在学校并不少见,然而真正被判刑的并不多。对此,公安机关的回复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存在取证、验伤等复杂流程,加之一般的校园暴力很难达到轻伤害级别,因此很少有判刑的。而徐彤事件性质恶劣,因此进入了司法机关审判。
一审判决宣布后,在看守所的徐彤托人给母亲捎话。她说:“妈妈,你不要哭,我做的错事,我自己负责。你好好照顾妹妹,就当我去远方求学了吧。”母亲从律所一路哭回家。隔天,她在一册带锁的日记本上看到,考过硬笔书法六级的徐彤,工整地写道:“我要好好读书,要想有出息,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素材运用】好的友谊并不是通过“为朋友两肋插刀”体现的,更不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情”与“法”之间,“情”不能置于“法”之上,徐彤的施暴行为固然受成长过程影响,但并不能因此便弱化她在这些行为中应负的责任,最终,她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速用名言】
1.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黎巴嫩阿拉伯诗人 纪伯伦
2.没有和睦的家庭,便没有安定的社会。
——日本哲学家 池田大作【适用话题】家庭教育;心理疏导;校园暴力;情与法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