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时代变迁 古今差异 文人命运 历史进步
多年前,学生的一个课堂提问把我给当场噎住了。
话题是从一个“贬”字开始的,有同学表示异议,她站起来说,老师,我怎么就觉得当时的朝廷忒有温情呢?所谓的“流放”简直都是“火线提拔”和“公费旅游”的高级黑,比如苏东坡,朝廷恨他,他也自贬避祸,结果一贬就贬到了“天堂”——杭州。后来流放的湖州、黄州也不差,“猪肉贱如泥”呢。柳宗元差些,一贬就是广西柳州,但柳州是出了名的“山清水秀地干净”,常言道,做人死都要死在柳州呢!其他的,刘禹锡一贬就苏州,王昌龄一贬就金陵,韩愈贬到了潮州,张九龄贬到南昌、荆州,晏殊一贬就是皖南宣城,范仲淹一贬就是饶州……您倒说说,上面那些地方,除了“天堂”不用说,其他哪个不是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换了我们这些西北小地方来的,还求流放呢!
我听了一时语塞,想起了当年的灞桥伤别,凡去江南的都在此设宴哭别,好像一去就等着报丧似的,韩愈还没到潮州,就关照侄子“好收吾骨瘴江边”了,比照大量歌颂江南的诗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在朋友裘老的提点下我如梦初醒:杜甫不是有一首《梦李白》吗,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你只消在“江南瘴疠地”、在流行病上想一想就明白了。
是的,“瘴疠地”。裘老果然了得,他的文史修养之触须只要和医学知识轻轻一交,便无敌。江南以前的确是畏途,甚至是“炼狱”啊,查工具书,瘴疠,指中国南方山林间湿热环境下多种疾病(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的总称,多数情况下指疟疾与血吸虫病。
一过长江的感受,首先是蚊子极多。南宋以前江浙一带沼泽无数,金兵过了江,就算打得过人也打不过虫。所谓“江南蚊蚋响如雷”,蚊子多了疟疾必多,这疟疾当时就是不治之症,一直到千年以后的康熙皇帝,要不是“国际友人”进献“金鸡纳粉”,还差点死于疟疾。
其次是血吸虫。这厮,不要说北人毫不知晓,就是南人也不知道究竟,因为看不到啊,碧清的水域,一下水,就缠上了,古人称为“蜮”或“蛊”,可在水中“含沙射影”,杀人于无形之中,曹操军队的崩溃也有说是因为从陆战转为水战,大规模感染血吸虫所致,眼见得肚子一天天地鼓起,整个人都不好了,最终骨瘦如柴地死去,谁知道你什么毛蚴尾蚴呢?
两种恶疾,长江以南遍地都是,你中药,哪怕是含青蒿素的中药,吃下去一吨也无济于事的。只有把水排干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南宋以后,江南土地被大规模地开发,其势头才被狠狠地打了下去,不明白的还真以为“皇恩浩荡”呢。
所以,要说“天堂”,南宋以前的苏杭抑或金陵、湖州、宣州、荆州都是表面繁华而暗中坑人的险地,用来惩戒被贬的官员,不正好吗?
【素材分析】历史更迭,斗转星移,很难想象,现在的度假胜地在古代竟是令人生畏的瘴疠之地,也难怪很多学生不理解古人的流放。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的进步,在历史不断向前的滚滚车轮中,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享受着越来越好的生活,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惊喜!
(特约教师 高延青)
NEW视野
除徐霞客外,古人怎么旅游?是不是像当今国人一样,堵在路上做操、挤在长城上无法弯腰、困在华山上挨刀?且看看司马迁的旅游路线:借当官巡视之便,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可见西汉时已经有全国背包客了。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6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