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目标明确 刻苦自砺 精神食粮 生命境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爱读书的人可以说多之又多,然而一个为读书而计划让自己十年破产的在历史上却只有一个。
生于动乱年代的徐特立,从小家里就很穷,但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睁眼瞎,硬是省吃俭用供徐特立上了6年私塾。16岁时,徐特立乘船去衡山,船上打扮似官员的几位人对船工态度蛮横的一幕激起徐特立的不平,于是他自诫日后若能科举及第,只任教官,绝不做欺压百姓之官员。从此,他改名为徐特立,“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也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
徐特立18岁时,在乡村教蒙馆工作。他一边教书,一边刻苦读书,但因为书价昂贵,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钱,一部《庄子》也要300文,而他教蒙馆所得俸金只不过20串钱,他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在2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可买25石谷)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薄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期以十年,把书读通。从此,他不再为花钱买书而犹豫,然而这样也就势必破产。
徐特立读书非常刻苦。徐特立曾在同别人谈自学经验时,讲到自己自学的努力:“教蒙馆时,日中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每日只读两三点钟的书。平日走路,以及晚上睡醒了天没有明的时候,也读书。我读中国的旧书,总是在要紧的地方画线,以便记忆和复习,有时选出要紧的句子用本子抄。我学《说文》,不晓得写篆字,晚上睡不着及走路时用手指在手掌中写来写去。”
徐特立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只执行到第八年,即在1905年,他刚满28岁的时候,家里经济就濒于破产了:剩下的田亩,一年只能收四石谷;学堂的俸金亦降到14串,用这些微薄的收入维持妻室儿女的生活,已经十分困难,书籍的购置当然难以为继了。
十年后的1905年,为寻求新知识与新出路,徐特立来到长沙城,考入宁乡速成师范班,在这里既学到一些科学知识,也开始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五四运动这一年,徐特立在湖南教育界已经是很有声望的人物,年纪也有43岁了,但他依然抱着寻求新知识的愿望,不怕艰辛,到法国勤工俭学,努力学习法文。
据记载,徐特立晚年收藏的图书总数已达二万册以上,而在那样一个物资缺乏的年代,他对于读书的喜爱从无懈怠。可见,他是把读书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信仰!
【素材分析】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读书,才能让人活出优雅境界。从小明确读书的意愿,教书生涯中时刻不忘读书,甚至为了读书不惜破产,这种境界非常人所能及,而徐特立却做到了。想象他读书时如饥似渴的神情,反观时下有人对书漠不关心的样子,真是发人深省。当一个人将书视为生命中最爱,那么他的人生境界一定不会低。
(特约教师 赵福海)
NEW视野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6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