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天机云锦任我裁,巧接妙连新意来

时间:2023/11/9 作者: 同花顺 热度: 39419
  周远喜

  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生活中也有厨妇拥有诸多上好“原料”,却不能做出美味佳肴来,有不少裁缝,拥有锦缎布料无数,却裁不出合身的衣衫。不少考生就是如此“厨妇”“裁缝”,拥有众多写作素材,却不知道如何“烹调”“裁剪”。因而,不仅要让考生拥有鲜活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点化素材的“金手指”,打造一个个高明的“厨妇”“裁缝”。

  一 因形就体,量身剪裁

  一位高明的裁缝,面对同一种布料,往往会根据顾客的不同身材、不同需要,缝制出旗袍、套裙之类不同款式的服装。中考作文,面对不同命题,要根据文章主旨或内容需要,灵活借用同一则经典素材,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叙述角度与侧重上把握好分寸,写出不同主旨、不同风格特色的佳作来。这不,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曾在不同场地的中考作文中闪亮登场,大放异彩。先来欣赏下中考高分作文《想想别人》片段: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橘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翩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你看,将林徽因的例子巧妙运用,使得行文语言诗意灵动,文章也多了一份厚实与底蕴,绽放出如此艳丽的花朵。而河南考生写的《藏在古籍里的微感动》,也巧妙地化用林徽因的素材,考生如此运用:

  “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你给我带来微感动,林徽因。你本应是那个撑一把油纸伞,行走在青石板路上的江南才女,但你却做了一朵绽开在乱世的白莲。你的诗文有着江南的清丽淡雅,但是你在建筑学上的造诣则更为人所叹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你奔赴各地,保护那些古建筑免受战火的侵袭。后来,柔弱的你卧病在床,却依旧执着地伏案工作。女儿梁再冰说过:“国徽中也有妈妈的一份心血。”

  素材与主题衔接如此自然恰切,显示出考生驾驭素材与语言的能力。同是林徽因,两位不同地域的考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演绎出不同主旨的满分作文。真可谓“材不在多,会用则灵”,主旨不同,内容各一,同一素材,切入的角度不同,叙述的侧重有异,但都能演绎出满分的精彩。

  二 巧拼妙凑,神奇剪辑

  如果说“因形就体,量身剪裁”是“一料多用”,那么“巧拼妙凑,神奇剪辑”则是“零锦碎布,巧妙拼裁”,即把本质上相近、内容上相似或有一定关联的几则精要的素材,根据主旨和内容的需要,合理剪裁,灵活组合,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意蕴绵长。具体组合时,一定要注意句子精致整齐,灵活排列。如: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山,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追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最终,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

  江南是心灵栖息的最佳圣地,三个例子,事例典型,有点有面,“点”是浪迹天涯的三毛,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的沈万山;“面”是群体形象,是中国古代曾“仕途得意”的文人官宦。这些人都把江南作为生命的归宿,就更显出江南的美好,的确是“心灵栖息的最佳圣地”。可以说,不巧拼妙凑,灵活剪辑,任何一则材料“单打独斗”,都没有文章的深度与厚度。

  当然,要特别注意:巧拼妙凑,一定联系材料主旨,找到“缝合”的合力点。一般考生,运用素材,或则孤军奋战,或则叠床架屋,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一事例、一材料,则显得单薄、片面,若干材料组合运用就能产生合力,使文章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形式上,可以是同类事例并列组合,层层堆叠,逐步深入;可以是正反事例对比组合,相互映衬,对比鲜明。如:

  智慧是一种心境,境由心生。

  心基吸智,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心若有慧,则宛若长空旭日终至至灵之境。

  民国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

  我想,在茫茫绿原上看花的那只羊便是智慧的,它看花的景象,便是智慧独有的景象。正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说,人生的意义不是吃饭这么简单,还应有更高的追求。

  诚然,智慧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抛开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只有不被浮华物质遮住双眼的人,才是有资格称作智慧的人。

  这是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境由心生》片段,考生有意从不同侧面选择一副对联、民国课本中的俗语、《平凡的世界》等有关“智慧”素材,事例新鲜,叙述简练,同类事例并列组合,强化读者对“智慧”的定格,彰显出新鲜素材的魅力。

  三 眼光独到,合理取舍

  作为厨师,肯定会遇到顾客提着一篮子鱼肉蔬菜,要求你做出一桌佳肴的情况。此时,厨师一番目测之后,定然会合理归类,去粗取精。不少素材为作者的原创,内容、情节、叙述等,难免打上作者的风格与“烙印”,如此,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眼光,适当取舍:“挤干”素材中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水分”,或舍去细节概述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一细节,如此创造性地取舍,就能统一风格,为我所用。如贵州毕节中考高分作文《最美故乡》片段:

  故乡永远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余光中的《乡愁》,每每读来,总如鲠在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却只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老先生“在这头”,望着“在那头”的大陆,挥之不去的乡愁郁结于心。不知道多少次,他迎着余晖自酌独饮,故乡总在他心间挥之不去,便只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故乡永远是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他的诗里永远蕴含着情意缱绻的赤子情怀。

  故乡永远是我们灵魂的归宿。一枚小小的枣核,承载着无尽的故乡梦。萧乾笔下的老华侨事业有成,心中却牵挂着故乡。久居异乡的她把花园装饰成北海公园,种下了故乡的枣核。每到夕阳西下时,她和老伴牵着手,徜徉其中,似乎回到了故乡,嗅到了故乡泥土的芬芳。迎着微风,她望着初升的新月,思绪在远方回旋,在那里,灵魂似乎也找到了归宿。

  我们感叹于考生的慧心与用心,大家都忙碌于从课外阅读中苦苦地去广采博览素材时,还因一些素材的似曾相识弄得阅卷老师不高兴,这位考生却避开热闹,从我们熟悉的课本中采撷素材。第一段来源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余光中的诗《乡愁》,行文围绕“魂牵梦萦”删减活用;第二段来源于苏教版八年级萧乾的《枣核》,行文紧扣“灵魂的归宿”,浓缩并删减了《枣核》中的内容,底蕴深厚,新颖别致,让人叹服。

  合理取舍,更多是据文章主旨,采用一线穿珠或镜头剪辑,将一些富有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材料巧妙串联,以显示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将长期大量阅读、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内化为思想与文字的能力。写作时,或自然涌出,或信手拈来。如2016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宁静的午后,我心怡然》片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阵阵清香拂来,仿佛洗涤了充满着尘世喧扰的心灵。外婆携来一个青瓷壶,倒给我一杯茶水,告诉我,这就是茉莉花和它的茶香。

  我轻尝一口,清新的味蕾绽放,茶香萦绕舌尖。顿时间,我竟感受到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领悟到几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原来,这就是茉莉花茶的味道!

  这是最常见、最实用的方式,这些句子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句子更有书卷气、更有诗意。

  更巧妙的是将诗文灵活化用,为我所用。不妨欣赏一下2016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沉醉在其中》片段:

  沉醉在其中,醉在清新之美中。

  沾衣欲湿,吹面不寒。缠绵的雨丝,撩拨人的心弦。绿蚁新酒,红泥火炉,晚来能饮。红彤彤的火炉映着白色的大地,好客的主人以及被炉火熏染的丝丝情意飘荡。小楼听风雨,深巷卖杏花。被雨水亲吻的杏花和清丽的卖花女相比,不知哪个更美?

  沉醉在其中,沉醉在婉约之美中。

  和羞走,把青梅嗅,勾勒出一个青涩的女子躲着不敢见路人;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细数流年,繁年一梦。

  四 选定主料,添油加醋

  每个厨师,要烹饪一条鱼,添加佐料,添油加醋,能做出十几道不同风味的菜肴。每个考生都必须具备这种素材加工的写作技能。行文中,照搬素材的情况几乎不可行,也极少有这样的素材,通常都要根据写作内容或表达的需要,将材料巧妙加工,合理取舍,添油加醋。作文时,描写某一真实事件,真实人物,事件本身简单,情节平淡无奇,或只是一个轮廓与梗概,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合理地补充情节、故事与具体细节,并融入自己的感情倾向,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丰富、深刻,人物形象丰满。这是加工前的素材:

  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我觉得糖醋鱼烧得挺好吃,随口说:“糖醋鱼真好吃,以后要是天天吃就好了。”妈妈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次回家我都给你做。”过了几个星期,我回家吃饭,妈妈特地从菜市场买回两条鱼,忙着烧糖醋鱼,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亦乐乎。

  考生如此加工:

  去年春节,我在姥姥家吃饭。糖醋鱼就摆在我的面前,那种滋味诱惑着我,不知不觉间,我把糖醋鱼消灭光了!等到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脸红得像关公一样。母亲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姥姥的手艺实在太高超,你看……”说得姥姥心花怒放。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悄悄地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次回家我都给你做。”

  从此以后,鱼市场中天天穿梭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几乎无一天例外。

  有一次,风雨交加,狂风怒吼,母亲又患了感冒,我想今天我的糖醋鱼肯定泡汤了。

  晚上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门缝中就飘来了那熟悉的、诱人的香味。我真的不想进去,我怕我的眼泪不争气!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我的内疚与自私!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母亲那带着体温的糖醋鱼……

  你看,一是在艺术真实上下功夫,为买鱼、烧鱼设置场景。二是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不但有符合生活真实的对话,而且有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此,母爱就表现得更加具体真实,也更加强烈了。

  当然,还可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由一物、一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丝心绪的牵挂等,或触景生情,或引发联想,或补充引申,或添枝加叶,补充细节,使平淡无奇的事件变得光彩照人。如2015年南京满分作文《想想别人》片段:

  从窗口望去,小巷只有那个三轮车和一把格子伞,丝丝的红,缕缕的粉,点点的白,像是一幅水墨画,在水汽中氤氲开去。花香似风,似纱,似月光,似她善意的提醒,若隐若现,丝丝浮动,雨丝洗刷过的花,竟然变得如此娇艳。她的为别人着想的善意,也一定就像是这花香,滋润着这条小巷。

  雨停了,格子伞变成了花头巾和清亮的一声“天晴嘞——”像是雨后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许多衣服重又在风中飘动,一条小巷,有了她想想别人的善意,变得充满了诗意。

  从此,盼着她的花头巾,盼着她的三轮车,盼着她清亮的吆喝,更盼着她的花。

  在考生眼里,卖花女车上“像是一幅水墨画,在水汽中氤氲开去。花香似风,似纱,似月光……若隐若现,丝丝浮动”,丰富的联想,充实了画面内容,撩拨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当然,要说明的是,这种技法,在记叙文、散文、微型小说中用得较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上素材的运用充分显示了考生的才情与能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显示出作者独具的匠心。相信你灵活运用,就能写得精彩。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5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