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陈仲伟医生辞世,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悲剧

时间:2023/11/9 作者: 随风的疯叶 热度: 39360
  韩婧

  

  60岁,刚刚从一线工作退休,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却因为这样的理由以这样的形式突然离开,这真的只是一起医患关系产生的纠纷吗?到底是谁害死了陈仲伟医生?如何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悲剧?

  一、愤怒的患者:归因模式的错位

  一颗经过25年磨损而有变色的烤瓷牙——纵使是一颗普通的健康的牙齿经历这么多年的使用,磨损也实属正常,而患者却这样简单粗暴地把牙齿的问题归因为医生医术甚至医德。这样的外部归因模式又何尝不是很多医闹对着医生发泄的源头?

  早在1958年,海德就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外部归因。

  这位凶手残忍杀害陈医生的时候必定没有像你我一样考虑到自身牙齿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问题,在他看来,定是陈医生当年医术不佳导致现在的问题,定是觉得陈医生是一位“庸医”“害人不浅”,定是觉得自己仿佛如同一个卫道士在“替天行道”。而这样的外部归因模式让他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他看不见自己的残忍,只看到自己以为的“庸医”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想想近年频繁的医患纠纷,想想前阵子一名产妇在湖南桃源县妇幼保健医院分娩后出现大出血,产妇丈夫挥拳殴打两名正在实施抢救的女医生。他们在归因过程中统统将矛头指向了医生,仿佛是医生的不尽力,医术不过关导致了亲属陷入危机,这样简单粗暴的外部归因模式让多少医生在自己的岗位上战战兢兢呢?

  二、患者需要层次的变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他告诉我们:人类具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进入高层次的需要。

  作为患者,当身体出现伤痛时,自然需要追求最低层次的满足,这时候即使有医生对病患态度没有那么耐心友善,病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毕竟先治病要紧。可是当病情开始稳定后,病人难免会开始关注医生的态度。就像同样一碗水,你给一位在沙漠里三天没喝水的人,他会对你感激涕零;你给一个刚酒足饭饱的人他反而会说这水太过敷衍,应该来一道开胃汤。水仍然是那碗水,受众的状态不同,反应自然也不同。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手术结束后,患者恢复良好,病患家属却对医务人员大打出手。看上去很没有理由地争执:我都把你治疗好了,为什么又出手打人?

  大抵是因为最基础的需要满足后,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很好地满足。的确,中国人口十多亿,从医人员仅仅二百多万,“白衣天使”也是人,也有疲惫的时候,从这个比例来看很难保证医务人员对每一位病患从头至尾都是嘘寒问暖笑脸相迎无微不至。

  三、媒体推波助澜导致大众盲目从众

  在陈仲伟医生去世的新闻热搜的同时,还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患者肾脏失踪事件。这起由媒体炒作起来的事件让原本脆弱的医患关系,再一次遭到撕裂和摧残。报道下方的一片喊打喊杀声,更是令所有医务人员脊背发凉。好在,事件真相已经逐步揭开。患者第一次手术后的CT检查显示右肾存在,而被患者隐匿的出院后8月19日在外地进行的CT检查结果也被找出,图片上,萎缩的肾脏清晰可辨。

  真相已然清晰,一个不负责任的媒体,一个毫无底线的记者,加上一个卑鄙无耻的流氓,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制造了一起严重的舆论事件,而在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大众在做什么?你是否也和其他人一样,第一时间转发朋友圈呼吁拒绝黑心医院?你是否也是喊打喊杀的一员?诚然,出发点是善意的: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可是无形中,我们也成了无良媒体的说客。这就是从众心理。这一点,心理学家阿希早就有了实验论证:在他的实验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者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者平均做了总数四分之三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者平均做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你说医生不好,他说那家医院黑心,她还说自己都被坑过,那我想这肯定是没错的”,这样的从众心理让我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样的判断让我们有了安全感,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说的。这样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四、谣言:集体无意识的狂欢

  社会心理学认为,“谣言”的产生,是由于事件对个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又缺乏有关该事件的消息,或者即便有也使人在主观上产生分歧的时候,谣言便开始流传。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一件事情明明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的思维,于是我的无意识、他的无意识,以及众人的无意识汇聚成流,造成了使“不正常”现象成为“正常”的“集体无意识”。

  所以古时候有着“三人成虎”的故事,现在有着朋友圈各种养生圣经被父母辈的人各种转发,有着对“黑心医院”的万人谴责。大众错了吗?没错,每个人都是做着自以为对的事,听着自以为科学的话。而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们错就错在用自己的善良给无良媒体埋单,错就错在一次次集体无意识地跟风转发。

  可悲的是,集体无意识已经在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看到陈医生事件一出,医疗圈的悲愤、不安,甚至有医生说“这是对医疗界冲击最大的一次”,而普通群众的声音在哪里呢?看到这一事件的反应多数报之以冷漠。无可否认,“莆田事件”已经让医患之间的信任降临到冰点,患者潜意识中已经不知不觉对医生多了些许防备和质疑,人们在无法确定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已经无心去关注一个受害医生是否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一些很珍贵的东西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流逝。

  【素材运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起医生被砍事件进行分析后,我们了解到了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列举的这些原因背后的坏行为,都是我们可能做和正在做的,试问,谁没有在一个医疗事故被报道后没有求证就转发并进行谴责?谁没有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归因于他人?在信息炸裂的年代,我们最应该警惕的恐怕不是这些信息告诉我们的事情,而是这些信息的真假和我们的自大。

  【适用话题】内因与外因;从众心理;盲目;群体无意识;本质;心理健康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