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审丑 反思 净化语言 约束机制
一、汉语直奔“下三路”现象
逗比,屌丝,逼格,撕逼,牛逼,尼玛,你妹,屎上最牛逼,吓尿了,然并卵,不须放屁……这些词汇不仅在网络世界里闹腾得欢,而且在纸媒上也十分火爆——据说“逗比”的使用频率超过了“抢红包”,独占鳌头。看来汉语直奔生殖、排泄、下三路的势头越来越猛,无人可以撄其锋。相比之下,帅哥、美女、高富帅、白富美、小鲜肉、老腊肉这类直奔身体、金钱的说法似乎显得比较温柔敦厚;而“不须放屁”则有万夫不当之势,极具扫平寰宇的领袖气质。无论是市井草根,还是学界大佬,似乎不爆几句粗口,不飙几句狂话,就不足以显示语言的狂放和生命的活力。
二、粗口骂人不是返祖,也不是返回“野兽现象”
其实说这些粗口是返祖现象,有点冤枉了我们的祖先。
粗口骂人与其说是返祖现象,不如说这是一种返回野兽现象。其实这么说也不妥当,似乎也是对野兽的误解或侮辱。因为野兽的排泄及抛洒行为,炫耀身体的强壮或者美好的行为,发动身体攻击及恫吓的行为,都只是出于一种简单而必需的本能,出于复制自身基因遗传密码的天性,并不带有主观恶意。相比之下,那些动辄亮出下三路的语言的行为,就未免显得没有必要或者多余了。
骂人大概是不分时代、不分国籍、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一件事情。古代骂人最酣畅淋漓的可能是孔老夫子责骂学生宰予的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孟子骂杨朱、墨子的话就显得很刻薄了:“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不一而足。詈骂之词通常在对方的智商、道德、出身、长相、年龄、种族、地域、性别、血统上做文章,以期达到贬低对方、战胜对方、淆乱对方血统的目的。
三、语言越来越污的原因
孔夫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孔夫子用比喻骂起学生来那么酣畅淋漓、文采斐然,孟夫子骂起与他观点不一致的人那么直截了当、刻薄狠毒,那么草民有样学样、照猫画虎,跟着圣人学、跟着伟人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过分看重德行的制约能力,在泛道德主义的大道上狂奔不已;一旦意识到泛道德主义并不是万能公式,就朝反方向的道德虚无主义大道上狂奔不已。表现为要么是语言上的极度矜持克制、道德至上(通常导致伪善、虚假),要么是语言上的泛滥成灾、率兽食人。
切身感受到仇恨、不公、禁锢、歧视而无所作为,只好在语言方面放纵恣肆、尽情宣泄,沉浸在虚幻的反抗和胜利之中。拜互联网所赐,先前只是口头宣泄,现在则是满屏“尼玛”“妈蛋”“草泥马”“你妹”“我靠”“卧槽”……
如何走出现实和语言相互纠缠、相互毒化的怪圈,解开语言与现实相互较劲、相互比拼谁更虚假无耻的死结,看来没有万应仙丹,还是只能从净化语言入手,从升华语言入手,从恢复语言生机、提高语言思想深度入手。超越当下,提升灵魂,净化语言和思维,才能为我们寻找到肉身和灵魂的栖息之所,安顿好我们恓恓惶惶、躁动乖戾的身心。
【素材分析】猥琐的语言,只不过是真相的表征,实质是人们压抑的欲望的不合理发泄。压抑的群体明目张胆地集体审丑,并且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无端的泛道德主义带来的恶行恶果吧?!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整个社会进行认真反思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思考如何净化语言,思考一种新的疏导机制!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