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16年名师押题:放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春虽然来 热度: 33467
  江红波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4月8日,北京怀柔汤河口村民发现有人放生的蓝狐和貉,据森林公安部门调查,是从养殖场买来放生的,共380只。隔日,有村民家中鸡被动物咬死咬伤。4月15日,在山林发现110余只蓝狐和貂,死亡的采取了深埋,40余只幸存的送到北京市野生救护中心。

  4月24日,有北京市民反映,有人将500斤活鱼放生在潮白河。整个放生活动持续近十分钟,全程有人在旁边诵经祈福,个别放生者对着镜头亲吻活鱼后才将鱼放生。但由于潮白河水污染严重,许多鱼入水后不久便死去。

  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角度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1.贴近现实,容易激发考生情感共鸣

  选择或者改编新闻事件,来作为命题素材,是近些年常见的高考命题形式。从考生角度而言,懂得对社会新闻进行多角度关注,是提升个人对问题的认知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动物放生的事件,是常见诸报端的新闻。佛家的放生,与当今民众的放生,在各自的出发点上和放生的场合,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区别。如何对待动物的放生方式?如何看待动物放生之后给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动物放生当由谁来主管?这都是让人思考的。对考生而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放生”导致的不同结果和社会影响,从而阐述个人观点。

  在此材料中,尊重动物习性、保护自然环境、放生群体正确面对放生等,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让考生可以有话可说,见仁见智。

  2.关注人文,引导考生以小见大,关注社会

  人性总是善良的,每个人心底都向善,其关键是如何行善。关注自然动物的生命价值,善待其他生灵,众生皆平等,有一颗善心,才能施行善行。

  “放生”还是“放死”?看似小问题,却可以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讲。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选择一个角度来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可。

  另外,在写作文体的选用上,可以用议论文来表明观点态度,也可以记叙文的形式来写实说理,起到震撼他人的效果。

  思路导航

  新闻事件的材料作文,读透材料再审题很重要。

  本则材料由相关的两篇新闻事件组成,涉及的主题是“放生”。第一则材料是蓝狐和貉的放生,有的伤害了村民的家养禽类,有的数天后死亡。第二则材料,是活鱼放生,很多鱼是入水之后很快死去,让人质疑是“放生”,还是“放死”。

  调查表明,蓝狐和貉是养殖场的,它们基本不具备野外谋食的能力;而“放生鱼”时,连鱼的栖身环境都不选择,是直接的“放死”,边上的“诵经”说是在“祈福”,不如说是“超度”鱼儿去“极乐世界”,人性的善良容易被大众理解为仅仅停留在作秀般的表面。放生之时,没有相关动物部门的关注,围观群众多是“冷静”地拍照,少有行善劝阻。

  围绕上述分析,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第一,尊重生命的成长历程。每一个动物,都是让人心存敬畏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有着各自的环境。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因为人工圈养,已经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随意地“放生”,让不懂谋食之道的它们的生命轻易随风而逝。另外,也许这些动物适应了原有的成长环境,换了环境反而不适应,没法更好地成长。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对生命生长环境的关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二,关注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大自然历经千万年才造就的。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稳定之后,当地物种之间已然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人类的“放生”行为,势必打破放生地物种的平衡,也不利于环境的平衡。为此,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的平衡、关注环境等,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第三,从人类群体自身来思考。如今,有人买动物放生,却没顾虑到动物放生之后的事,当时做事不周全,很难令人信服对动物而言到底是“放生”还是“放死”,缺少相关的制度来制约管理,“放生”也就令人思考。围绕人性的善良、做事的初衷、问题的监管引导等来思考,从人类自身出发找问题,至关重要。

  突围角度一 :尊重生命,才是真正的“放生”

  【名师支招】在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我们应当懂得尊重自然万物,尊重不同生命的存在价值,有能力做到相互生存,是一种快意,更是一种责任。思考当下人们的行为,在反省与自视中,思考问题的真相。

  【佳作赏析】

  曾经爱相随,今天何以堪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洪 颖

  人类,请对动物“停手”吧!我们对动物的残害还不够多吗?那些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纯真时光不再回来了吗?我们,真的要走一条自以为是的“不归路”吗?

  近日,放生动物归自然的新闻迭出。放蓝狐,放狐狸,放貉……可能有人认为,这对动物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由于它们对人类的依赖与其自身野性泯灭,“放虎归山”的动物在数天之内,很多相继饿死。事件的悲剧让人沉默,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在捕捉与放生之间,究竟哪一个是有益的,哪一个是不利的?

  数千万年前,人类就驯化了猪牛羊狗等野生动物,让它们在人类的世界里发挥了自身的价值。这本无可厚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有弱肉强食的法则。

  人类总不知足,动物园里开始有呼啸山林的老虎狮子,马戏团里的跳梁小丑往往是巨大无比的黑熊,寺庙池塘边的塑料盆里拥挤着乌龟、鲤鱼。人类捕获、展示它们,为着自己的快乐,为着自己的利益。

  善良之心,人皆有之。放生也就成为一种流行。可惜,那些动物的野性不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它们习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忽然要自己去捕食求温饱,已经是困难重重。人类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带着美好愿望让动物们回归自然。可是,人们低估了它们退化的程度,最终悲剧发生。

  我们不是不关心动物,而是没有必要任性地去对待它们。随意地买动物放生的情况,必须立刻“停手”!尊重它们原来的生活环境,就等于尊重它们的生命,纵然是被人类误捕或查获盗捕的动物,也必须要关注它们原来的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才是“真正的善良和美好”。

  我相信,人们都喜欢林清玄描绘的“燕子礼佛,游鱼谛听”的美好场景。而那些日子,在人们对动物盲目放生“停手”之后,才会有希望早日到来!

  【点评】文章从古人圈养野生动物成为家畜来服务人类出发,看到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的美好,转而言及今人为着私利而捕捉或是放生,却是给动物带来灾难,从而提出人类当“停手”,尊重动物生命这一善良的愿望。说理透彻,文笔流畅。

  突围角度二 :你我责任,关注生态平衡

  【名师支招】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的环境才会美好。从身边出现的不良放生现状带来的危害出发,容易引发对环境的思考,具体事例深刻分析,能够深入人心,从而感动读者。夹叙夹议的方式,借事说理,凸显文章主题。

  【佳作赏析】

  你若真心,何必放生

  □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江玉倩

  放生,是从古至今都有的善行。古有苏轼“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慈悲,今有爱心人士的放生义行。但物各有命,你若真心待它,何必专门放生?

  深圳一网名为“郎卡卓玛”的女孩,在网上发布了一组图片,配上生动的文字,今天是她的生日,为了表示感恩而放生各种小动物。听起来很让人感动吧?然而,图片显示她放生的却是毒蛇、狼、旱獭等,放生地选择在人来人往的公园。有网友责问,这是放生吗?公园有它们的食物链吗?更有网友担心,这些野生动物会伤害游客吗?

  “郎卡卓玛”却不以为然,她回应:“放生,是我十几年来过生日最好与唯一的庆祝方式。”此言一出,更令网友唏嘘不已。这样不计后果,只因为自己开心的“善行”,不免让人心生畏惧。有善念,多做善事即可,何必盲目放生?

  放生野生动物会带来危害,那么放生无害的动物呢?答案一样——不可以。

  杭州张大妈的老伴出门晨练的时候,不慎扭伤了脚,这让张大妈心中不安。于是,张大妈买了16只乌龟,在钱塘江放生,祝愿家人健健康康,然而张大妈并不知道,这样做非但不能积德,反而会造成潜在的隐患。

  原来,她买的龟是巴西龟。因为巴西龟价格便宜,但巴西龟是外来物种,繁殖能力极强且没有天敌,放生到野外的话,数量便会猛增,并抢夺生态资源,严重危害本地龟的生存。善行有千种,何必放生?你为着自己或许有的幸福,却给环境带来危害,貌似的行善,更是现实的作恶!

  我们很难判断放生行为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并且由于缺乏一定的放生知识,能否放生成功还是大大的问号。就算我们真的放生成功了,谁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改写了那些动物的命运呢?

  所以,行善积德要在平时,放生这种“临时抱佛脚”的事还是不做为好。心存善念,多行善事,一样能使我们获得心灵的愉悦,道德的升华,一样能收获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更要懂得小动物的生活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才能更美好!

  聪明如你,请你想一想,只要心存善良,何必放生?

  【点评】行善是好事,但是善行能否真正是善事,却是令人深思的。考生从动物与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公园放生、钱塘江放生两件事情,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懂得关心动物的生存环境,更要关注我们自身的环境,拷问人性的本心。

  突围角度三:立法规范,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名师支招】很多社会不良事件的发生,多是缺少相关部门的执法管理。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发生的实质,能够更好地阐明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年轻人,理当有着从现实出发的远见,更能提出振聋发聩的观点。

  【佳作片段】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无论是科考还是旅游,都不能破坏它。华南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远赴南极开展了为期18天的科考冬令营。一位初一男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曾经观察企鹅的最近距离,只有一米左右。然而,根据《南极条约》,游客看企鹅的最近距离是五米以上。中学生不熟悉南极旅游规则情有可原,但科考船上的科学家们理应是知道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将这些知识普及给孩子们?如果南极科考成了破坏、污染之旅,那将是一场罪孽深重的灾难。动物的灾难,来自于始作俑者的专业人士。懂行的不宣传告知,若出事情难辞其咎!

  去年七夕前,网上多家淘宝商店推出“集体萤火虫”做营销。20只装是表达“爱你”,199只装传递“海枯石烂”……很快,有买家称,购买的萤火虫死伤惨重,买了55只,第二天早上只剩两只活着。商家出售萤火虫的行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被称为“最残忍”的七夕礼物。夏日,萤火虫的亮光闪在都市夜空,当然美丽,可是它弱小的生命能承担起爱情的载体吗?纵然它在夜空中翩翩起舞,它又能到哪儿去找到栖身之所?当人类变得越来越自私时,是不是该反省:我们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都市放飞萤火虫,由谁来负责监管?

  是否要等到荒漠横生,人类才会流下悔恨的眼泪?是否当城市漫天沙尘,资源枯竭,人类才停下脚步思考?快醒醒吧,自然有它的法则,人类是世界生命的一环,尊重生命,唯有人类自身,“规范合法放生,禁止随意放生”,别让自然为人类流泪![《拿什么拯救你,随意放生》安徽省歙县二中高三(1)班 朱博文]

  【点评】文章从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赴南极科考,到网购萤火虫放飞,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是人类自身对问题认识的缺陷。考生从社会层面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立法规范合法放生,保护生态环境。

  我是博学的作文君:看这个专题的时候,作文君不禁想起最近刷屏网络,并让赵薇和《环球时报》热议的那组“人和动物的角色互换”漫画(见本期P23页《赵薇VS环球时报:人和动物互换角色,我“坑”谁了》),也表达了同样的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忧心,以上范文的观点,用在这个事实材料的解读上,也非常有道理。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