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门课程,我们开始了一个叫“声音天使”的计划:号召大家用手机为视障小朋友们读一个童话故事。参与者们在云端上认领或自选一则童话,朗读故事并用手机或电脑录下后,以语音的形式发给我们,利用网络的力量,随时随地、简简单单地做公益。我们会将这些音档整理编辑后,走访台北视障者家长协会,将故事带到小朋友的生活里,播放给他们听。
一名叫“小胚胎”的小朋友,听完第一个故事后,还想听第二个故事,我们问她:“你喜欢哥哥姐姐们给你讲故事吗?”她点点头,脸上盈满童真的笑意。比起市面上播音腔的、有距离感的有声故事书,我们的声音,更加有温度,也更加易于亲近。
小胚胎的爸爸和我们聊天时,小胚胎在一旁,开心地摇头晃脑,动来动去,可爱极了。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阳光,但她的心,真的很明亮。离开前,小胚胎的爸爸问我们:“活动还会继续吗?”
“不,课程结束,我们的活动就此结束了。”说得残酷一些,我们“声音天使”的项目,是一次性的善良。我在心里自我批评:拿它做完期末报告后,我们就大功告成地走了,留给那些傻傻的孩子们的,是注定落空的期待。
曾经有一篇《叔叔阿姨,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的文章火遍网络。它斥责短期支教者,只为了给简历镀金,以便出国和保研,短短几天的支教没有给孩子们太多的知识,却用无知毁灭了老师在他们心中不可动摇的高大形象,当支教者离开后,孩子们只剩下对原来老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
你给她的好,只是一时的;留给她的期待与失望,却是长久的——这样一次性的善良,真的好吗?这个问题,让我心情低落了很久。
因为困惑,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有关的争论。知乎上一个匿名用户的评论让我很受打动。她写道,十多年前,她先生在大学毕业后,去贫困山区支教了一年。那地方不通公路,他和狼曾对峙。感谢这段生涯将他从毛孩子变成了一个冷静、负责、有担当的男人。
九十多年前,教她祖姑父英语的人,也是一个支教者。他是美国的一个大学生。正因为有他的存在,她的祖姑父从最初不识字的乡下孩子,变成了重庆谈判时毛泽东的翻译。评论是这样写道:支教很可能会改变你,也很可能改变别人的命运。
现在,“声音天使”的计划已经结束了。声音天使们将童话故事的音档发送给我们时,附言说“很开心能参加这么棒的活动”“让我今年的平安夜特别有意义”等等。这一次计划,带给我们参与者的收获,绝不少于那些可爱稚气的孩子们。
一次性的善良,还要不要?这或许会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议题。
亲爱的陌生人,也许你和我一样,没法时时刻刻做圣人,但是我希望,如果你能多善良一时,就请多善良一时;能多善良一次,就请多善良一次;能多善良一个念头,就请多善良一个念头。
我们所有的好,为的都是我们的心。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0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