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每当听到这首古风味甚浓的歌,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一幅被炊烟萦绕的古村落的画面,就会记起那次特别的自由行:我遇到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却又濒临消失的村落。
当我背着晨曦站在古村落的不远处时,鞋子早已沾满了露水和草屑,怀揣着一颗期待的心,我站在那里,轻轻地阖上双眼,张开双臂,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使劲地张开鼻翼深吸一口气。吸到肺里的都是清凉湿润的气息,有点凉,却恰好使我焦躁的心逐渐平静。
此刻,我只想张开自己所有的毛孔让自己更好地融入这风和空气中,融入这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中。
这里的房子都是传统的青砖盖成的,一阵雨后,墙上残留的干苔的上面长出了新苔,有些砖还有微微的裂痕,我忍不住伸手摸摸,指腹传来了粗糙的感觉,这是历史的斑驳的痕迹。当我把耳朵轻轻贴在墙壁上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或许是时间静止了。我只能听到心跳声,一声、一声……但我分不清楚这是我自己的还是古村落的。只是,听着这清晰的似远似近的心跳声,我莫名地觉得欣喜,为古村落这悠远绵长的生命力,也为我能听到这个声音而感到欣喜。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土一石,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渗透了宁静悠远的气息,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浮躁的人流,真应了那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些,都是时间赋予的财富,历史留下的瑰宝。
我走近了一家小院,院门是木栅栏,敞开着,一位老奶奶正坐在小木凳上择菜,安静又美好。在我喊了声“奶奶”后,老人家热情地迎我进了小厅,屋顶有块瓦破了,阳光从瓦缝倾泻而下,温暖却不刺眼,屋中的摆设陈旧而简单,却古朴又好看。她端出了一份点心,笑着对着我说:“尝尝这里的米糕吧,这是我自己做的,城市里买不到,现在的年轻人都嫌制作麻烦,不愿学做米糕……这传统不能断啊……”奶奶说完后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岁月在她脸上刻的痕迹让她的容貌被遮掩,但挡不住她笑容里带着的感恩,自豪,以及淡淡的惆怅……这米糕白白的,软软糯糯,清甜却不腻喉,颇有“君子之风”。
吃完米糕,告别了老奶奶,我又向前出发……尽管很想在这里待到地老天荒,但我却是来自另一种“文明”。
当我背着夕阳再次走到村口的时候,看着那个被袅袅炊烟笼罩着的古村落。我认真地回忆了今天看到的一切一切,尤其是老奶奶最后那个复杂的笑容。我知道,老奶奶也在担心现代化会碾碎他们代代传承的村落。而我,一个误入桃花源的现代“武陵人”,或许会打破这份宁静。
就让这个古村落继续在时光的消磨下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逝去与诞生,就让村民们静静地在村里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就让这古村落的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而我这个现代都市人,就永远保留这个美丽的梦吧——“此村落不足为外人道也”。
【点评】本文以歌词切入,到描写古村落的景色,再到“房子青砖的青苔”“老奶奶的米糕”,点面结合用法娴熟;再从村里的一草一木的略写到去拜访老奶奶的详写,详略得当。点面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详略得当彰显了文章的结构。文章在优美的笔触的基础上,以“我”为观察者将一个远离现代都市文明的古村落与现代都市进行了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尤其是结尾化用《桃花源记》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更增加了文章深意:作者是想保护着濒临灭绝的古村落呢?还是想守护一个都市人亲近自然的梦呢?而现代人又终将何去何从,或许值得所有人思考。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0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