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讲起。2000年,我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随后选择了出国留学。2004年我以一等荣誉的成绩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接着又在剑桥大学数学系进修了一年。2005年,我利用一年的空余在国内从事公益志愿服务,致力于帮助河南艾滋村的艾滋孤儿。2006年我按计划考入牛津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其间有两篇合著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按理说,我应该沿着这条理科生的常规道路走下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然而,前一年的志愿工作的曲折经历也让原本就对社会科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我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思考背后错综复杂的体制和历史原因。权衡利弊之后,我决定弃理从文,申请政治学硕士。然而一个没有任何社科背景的理科生,该如何去说服严苛的招生委员会呢?
我开始向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提供政治学硕士课程的大学写信询问,得到的答复都不乐观。碰了一鼻子灰,我不甘心,又找到另外一位老师咨询。这位老师的态度大不一样。他说:“我很能理解你的状况,因为我也是从化学转到政治学的。当然,我只读了一年化学本科,转起来容易得多。你的情况更复杂,如果想被录取,首先要说服招生委员会,让他们相信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充分的理由和持久的热情。其次,你要体现出你对这个学科的了解,哪怕这些了解仅仅来自于课外阅读。最后,理科和文科的思路毕竟不同,即使你发表过物理学论文,你也要证明你能够像社科研究者那样思考,并且写出同等水平的文章,也就是至少能在PPE本科拿到一等荣誉的论文。这几点要落实到你的个人自述、成绩单、推荐信和申请论文上。”这位老师的话,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求学经历中最切实中肯的建议了。接下来,按照这条建议,我把申请材料的个人自述、成绩单、推荐信以及申请论文一一做好。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在三月初收到了系里的来信。信里说:“招生委员会对你的申请印象深刻,但是暂时还不能录取你。我们将在六月的第二轮录取中继续考虑。”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说明他们动心了,只是还有些犹豫。我几乎毫不怀疑他们一定会在第二轮中录取我。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我成了那一年19位学生中唯一一位从理科转来的同学,也是当时系里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生。
如果要简单总结我的申请经验,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首先要说服你自己。当你对一个专业充满热情时,学校的那些硬性规定就都不是问题了,因为那不过是帮助招生老师初筛申请材料,减少工作量的工具而已。说到底,老师想要的无非是热爱这个专业,同时有一定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强、有潜力的学生。专业知识不一定要通过本科或研究生的科班训练才能获得,学术能力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只要你转专业的理由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其他几点都可以通过我上面所说的方法来展示。
【素材运用】高尔基曾说过,“把说的话化作行动,要比把行动变成话难得多”。的确,相对来说,做比说要更难。从理科高才生跨专业转为文科,并如愿考入世界名校牛津大学,除了要克服观念上的考验,更要从自身兴趣爱好、热情等方面把申请理由一一落实,做好全面、充足的准备。一旦认准了目标,就要脚踏实地为之努力。
【速用名言】
1.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是不存在的。——法国思想家 伏尔泰
2.那种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的人们,是滋生瘟疫的温床。——英国诗人 威廉·布莱克
【适用话题】说与做;兴趣;敢想敢干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9期
赞(0)
最新评论